“八大行动”开展以来,大荔县公安局将“政工搭台·部门唱戏”作为育才聚才的主基调,以加强全警实战大练兵,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为指引,以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为目标,多方盘活“警营讲堂”,创新“小课堂、小场地、小技能、小模式”“随时、随地、随警”的“四小三随”教训模式,不断推动大荔公安队伍政治忠诚持续铸牢、纪律意识持续强化、能力素质持续增强、创造活力持续激发。
上好小课堂,做实普学普训
上好对党忠诚“政治课”。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依托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周例会抓实政治理论学习,先后开展“政治轮训”6期,不断增强全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上好素质能力“提升课”。以春训为契机,紧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要求,突出社区警务技能、执法办案能力、社会面巡防查缉等训练要点,组织拍摄实训教材,打造精品课程,靶向制定11项业务培训计划,为全面提升全警能力素质做足铺垫。
上好纪律作风“养成课”。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充分发挥数字督察效能,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3场620人次,筑牢风险内控堤坝,进一步提高认识、改进作风、振奋精神。
用好小场地,做活随学随训
用好线上平台。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借助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平台,让民辅警自主学、抽空学、随时学,组织线上题答答理论考试5场次,解决工学矛盾,促进全警随时学,随时测,确保学习全覆盖。
用好线下讲台。依托警营大讲堂,一人带一片,坚持教官上讲台、所队长上讲台、有特殊经验的民辅警上讲台,截至目前,共有3名所队长6名业务骨干走上讲台,采用轮流上台授课的方式,以讲促学,互教互学,点燃“人人都是小讲师,处处都是练兵场”的工作热情。
用好基层训练角。以“百千工程”为契机,坚持因地制宜,全局“训练角”建设达到70%,依托“训练角”常态开展错位训练,按照“县局送教+基层组训”的模式,把基层最急需、最缺乏的警务技术“送到家、练到位、灵活用”,先后开展送教到一线11场次,形成“一所一特色”的练兵局面。
学好小技能,做优专学专训
警情模拟“对抗练”。以身边案例组织民辅警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设置情景模拟、对抗考核、复盘点评,让民辅警身临其境处理问题,对规范处置流程、法言法语的灵活运用、警械武器的规范使用等进行现场示范教学,增强培训趣味性与实用性。
应急技能“全警学”。先后组织开展了3场全警AED普训普考工作,全局共有500余名民辅警取得了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进一步提升了民辅警急救技能掌握水平,增强了现场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实战牵引“骨干教”。持续深化“精兵·2024”成果运用,对在全市取得名次的痕迹检验、综合调研、大数据与视频应用、现场执法等科目,以常见警情处置、群体性事件处置、心理辅导等内容进行专题教学,形成精品课程案例15个,全面提升全警打击、防控、科技应用、警务技战术等实战能力。
拓展小模式,做好融合施训
“警校+”模式靶向施教。按照“请进来”“推上去”的思路邀请省厅、市局、警院等单位专家教授开展专业培训,不断为全警充电蓄能。同时积极联系省警院和市局组教处,先后向上推荐优秀教官1名精品课程3个,实现队伍素质能力的快速提升和教官人才的靶向培养。
“警企+”模式强化保障。针对企业安全管理中易发生的突发事件、群体事件,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安保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突工作预案,积极组织警务人员、行业保安、企业内保等力量进行培训和联合演练,为企业当好服务官、增添新动力。
“警民+”模式助力防范。进一步拓展社群队伍建设,对义警、村治保主任、小区物业等队伍围绕法律法规、警务技能、消防实操、应急处置、反诈防盗等方面,分批次开展理论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社群队伍整体工作能力和素质,提高团队协调性和配合度。今年以来,共组织义警队伍学习培训6次,受训人员达360余人次。(供稿:大荔县公安局)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