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为突破口先行一步,把“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的重要指示转化为推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的生动实践。
摸清底数能就业。镇巴县2025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5人,局党组书记采取遍访的形式逐人见面谈话,充分了解其在部队的经历情况、家庭情况和就业需求等。访谈结束后随即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针对每名退役士兵的所长和特点展开讨论。研究决定:对带编入伍的11名同志,积极与组织、人社、编办等部门协调,采取预留编制和先培训后安置的方法,用优质岗位回应退役军人期待;对自主就业的14名同志把个人简历制作成个性化的小卡片,与用工单位和有需求的企业广泛交流,并发动镇巴县就业创业服务协会、军创企业、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积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通过进一步提高岗位适配度,努力促成退役军人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强基固本好就业。“铮铮誓言,初心如磐!”镇巴县将适应性培训“第一课”设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退役士兵面向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声音穿透时光,与先烈隔空对话”。在革命纪念馆,“褪色的军装”“斑驳的机枪”“泛黄的喜报”让士兵们“触摸历史的温度”。一名退役士兵动情道:“红色记忆入脑入心,我们必不负使命!” 随后,全体学员追寻镇巴籍革命先辈原二炮副司令符先辉将军曾经战斗过的足迹,来到安康市牛蹄岭战役遗址。时隔76载,曾经的硝烟烽火,曾经的激情岁月,依然传递着英雄的火炬,使全体学员在铭记先烈的同时重整行装再出发。
通过多方考证,选择了师资力量一流、教学实力雄厚的镇巴金东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作为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基地。邀请公安、电力、人保等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本单位的发展规划、紧缺岗位、用工需求;学校从强军理念与新思想融合解读、聚焦角色转换职业转型、人工智能无人机操作、跑山‘阿红’直播带货等前沿技术展开系统培训,为学员实现从军营到地方、从“战场”到“职场”的华丽转身注入了技能突围的硬核竞争力。
用心服务就好业。“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开拓了视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一结业就与镇巴县公安局签订了聘用合同,还缴纳五险一金,这样的培训太给力了!”退役士兵代表杨浩彬激动地说到。从3月25日至4月3日,十天的晨光与星夜相伴,十天的汗水与荣光交织,全县2025年度25名退役军人共同走过了这段蜕变之路。
11名带编入伍的退士兵即将在组织、编办、人社、纪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的共同见证下,按照1:1.3的比例提供的事业编制内开展选岗;另14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5名与公安局签订了聘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5名与新疆建设兵团达成了就业协议并缴纳五险,1人积极备考公务员,另3人选择自主创业,就业率达100%。从军营到社会,从“合格军人”到“合格建设者”,镇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理论加实践、结业即就业”双轨模式精准匹配退役军人就业意愿和企业岗位信息,提高了岗位推荐的成功率。
下一步,镇巴县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奋力谱写新时代镇巴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新篇章!(供稿:镇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责编:张颖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