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陇县:创新方式办实事 “六大机制”解民忧

近年来,陇县以建立和推行群众“身后事”关怀“六大机制”为重点,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文明乡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探索创新,顺应需求探“路子”

群众需求催生新探索。随着城乡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人口老龄化、乡村“空心化”趋势日益加剧,留守、高龄、空巢、独居老人“身后事”料理“少组织、无关怀、缺人手”的实际问题日益凸显。破解“治丧难”,关怀“身后事”,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课题,我县积极顺应群众期盼,遵循“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镇村实施、干群参与”的思路,坚持“公益、普惠、便民”的原则,按照“全覆盖、重实效、常态化”的要求,突出“六有”标准、细化“六步”流程、建立“六大”机制,通过生活关心、临终关怀、事后帮扶,扎实推进“身后事”关怀,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服务力。

聚焦群众关切,统一规范搭“平台”

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工作举措,按照“一建五有三结合”思路为“身后事”关怀工作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一建:建立理事会;五有:有制度、有场所、有设备、有服务队、有考核办法;三结合: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与推行移风易俗、丧事俭办的殡葬改革相结合,与转变工作作风、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相结合。建成“六有”场所,即:有吊唁厅、休息室、议事室、餐饮操作间、室外活动场、集中安葬点。截止目前,在全县建立村级“身后事”关怀场所104个,集中安葬点84个,全县21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均已投入使用,做到了关怀服务“全覆盖”,丧事大操大办、乱占耕地和浪费耕地的陈规陋习得到了全面有效的遏制和改善。

强化组织引领,丰富载体开“良方”

积极探索、深入开展“六个一”暖心行动,丰富“身后事”关怀的内涵和载体。

成立一个服务组织。成立由村级党组织牵头,“三委会”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参与的“身后事”关怀理事会,通过“让组织说话”,实施关怀管理、服务、监督、公益墓地划定等工作。

建立一套管理制度。建立全县统一的群众“身后事”关怀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服务事项,制定激励措施,保障服务成效。在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严格落实聚集活动审批备案制度,按照“白事简办、红事缓办、宴会不办”等要求,从严控制参与人数,从紧落实防控措施,全县累计报备253件,3376人,切实做到了红白喜事“零感染”。

帮助实现一个心愿。由村理事会牵头,通过生前交心谈心、慰问关怀,帮助实现“微心愿”,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举办一场告别仪式。由村理事会负责举办告别仪式,介绍逝者生平,让逝者有尊严、让亲属感党恩、让群众受教育。

树立一批先进典型。通过褒扬先进事迹,弘扬孝老爱亲、向上崇善、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讲好“百姓故事”,用身边事教化乡亲。

完善一本关怀台账。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各村建立“身后事”关怀台账,确保关怀服务工作看得见、有记载、有实效。通过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使群众“身后事”各类困难得到妥善解决,村级组织的政治引领能力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提升服务质量,立足长效建“机制”

将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关怀服务、激励保障和长效运行机制,作为推动关怀服务健康、规范、持续发展的关键,深入开展群众“身后事”关怀工作。

建立经常性厚养礼葬教育机制。结合“七五”“八五”普法和依法治县,广泛深入宣传殡葬改革,制定出台丧事办理指导标准和奖惩激励措施,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建立多渠道生前暖心关怀机制。建立农村高龄老人台账,将关怀服务延伸到对高龄、困难老人开展走访慰问、交流谈心和帮助老人实现“微心愿”等活动,使高龄老人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建立“全覆盖”逝者追思告别机制。按照就近、便利原则,将移民搬迁点村民纳入关怀服务范围,通过为逝者举办遗体告别仪式,详细介绍逝者生平和成就,给予客观、公正的的评价和褒扬,让逝者有尊严的离开,让亲属得到心理慰籍。

建立常态化典型评树宣传机制。将挖掘整理的先进典型人物生前事迹引入“家风家训”“村史馆”,达到传承美德、弘扬正气、教化乡邻的目的和作用。建立全方位关怀服务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堡垒作用,进一步健全服务组织、细化服务流程,通过县上拿一点、镇上挤一点,村上出一点,社会捐一点,合力保障“身后事”关怀工作有序开展。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县“身后事”关怀工作奖补扶持。建立规范化考评监督奖惩机制。将“身后事”关怀工作纳入县、镇、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层层夯实责任,强化日常督查考评,坚持每月检查、季度评比、半年点评、年终考核、奖优罚劣,注重结果运用,把日常零碎的关怀、不够规范的管理,整合成常态化、机制化的管理体系,让群众身后事关怀有章可循。

随着“身后事”关怀工作深入推进,陇县督促指导修订村(居)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220余条;全县10镇累计开展“身后事”关怀服务460人次,其中,为群众协助解决安葬墓地260起,解决治丧场地320起,组织1600余名群众义务帮扶410余起,帮助高龄老人实现微心愿50余起,举办追思告别仪式40余起,看望慰问重病老人200余人次,累计减轻群众负担13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难题、弘扬了传统美德、促进了乡风文明。

关怀“身后事”,温暖众人心,永远在路上。下一步,陇县“身后事”关怀工作将围绕打造“建设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关怀亲情化、服务优质化、机制常态化”的“六化”服务品牌,进一步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挥积极作用。(张建波、董玲娟)

责编:刘亚莉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