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是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期待,也是礼泉法院的目标追求,近期,礼泉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开展“三个年”活动,紧盯省高院1281工作思路及市中院七项重点工作目标,深入践行“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部署要求。
在深化一站式建设中,对诉讼服务“破壁”升级,变“群众跑”为“数据跑”;让多元解纷“破圈”融合,变“进多个门”为“进一个门”,着力把社会矛盾化解在源头,消解在萌芽状态,紧扣文旅融合、创意赋能现代化旅游业发展重点,积极发挥旅游法庭的作用,妥善处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业态纠纷,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
2019年,小王和小李两夫妻共同租赁位于袁家村的民宿进行经营,租赁期限为5年,后因受到疫情影响,民宿生意惨淡,双方便向房东刘某提出提前解除租赁合同。因双方无法协商,小王和小李遂向礼泉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租赁合同、由刘某退还其已交纳的保证金等。
礼泉法院在受理该案后,依法向刘某送达了起诉状等法律文书,刘某收到起诉状后非常激动,认为小王和小李无契约精神,约定的租赁期限为5年,且因受疫情影响他已降低过一次房租,因此拒绝解除租赁合同,同时,刘某向礼泉法院提起对小王和小李的反诉,要求其继续履行租赁合同、支付租金并承担相应的违约金等。
案件受理后,本着调解优先原则,礼泉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双方当时各执一词、态度对立,致调解陷入僵局。后法官依法开庭合并审理了该案,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充分发表其意见并提交了各自的证据。
根据庭审情况,法官庭后再次与双方进行沟通,通过对法律规定的释明及现实情况的分析,刘某同意解除租赁合同并在对房屋验收后退还保证金,小王和小李也愿意给付房租,但因确实无力给付违约金,至此,该案又有了调解的希望。
2023年4月8日,礼泉法院充分利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与袁家村村委会、袁家村民宿协会、烟霞派出所驻袁家村警务室取得联系,将法院调解室搬至位于袁家村的民宿现场,礼泉法院分管院领导现场指挥,在双方对民宿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再进行调解。
调解当日,由刘某对民宿进行全面检查,法警队干警用执法记录仪全程记录,袁家村警务室民警保障秩序。在房屋检查过程中,因连接房屋二楼的木桥断裂,二楼有三间房屋需进行检查,经袁家村民宿协会会长协调特提供木梯一个,顺利对房屋进行了全部检查。
礼泉法院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对案情的分析研判、对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因受疫情影响,诸多合同出现无法履行或迟延履行的情形,双方应本着互谅互让的态度进行沟通,积极解决矛盾,避免扩大损失,后刘某表示民宿的基本设施完好,同意减少违约金,小王和小李表示愿以交纳的保证金抵作欠付的房租和违约金,双方就此达成调解协议,并对房屋当场进行了交付,该案得以案结事了。
礼泉法院党员干警积极参与全县“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建设,全方位提高司法服务质效,突出“红色”基调,做好“融合”文章,为维护县域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积极贡献法院力量。
礼泉法院30余名党员干警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按照区划嵌入网格,通过日常巡查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各类邻里矛盾纠纷50余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将“熟人”的势能转化为调解的动能,推动县域社会治安环境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近年来,礼泉法院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礼泉、法治礼泉为目标,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为宗旨,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强力推进平安法治礼泉建设,持续提升“九率一度”。
2022年共受理刑事案件137件,审结135件,结案率99%,判处罪犯173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推进平安建设宣传,组织法官干警参加各镇办组织的“向人民汇报”座谈会16次。组织法官干警开展送法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40余次。
礼泉法院16名法官被聘为县41所学校、25所幼儿园的法治副校长,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做出积极贡献,努力为礼泉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被评为“2022年度全县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近年来,礼泉法院建立的以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为主体,以旅游法庭、依法防控金融风险办公室、道路交通事故调解法官工作室、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等11个调解组织为骨架,以遍布全县12个镇(办)法律服务站和223名特邀调解员为网络的矛盾纠纷防范化解“九嵕模式”运转顺利,全年调解各类案件千余件,着力完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作用。
从“小切口”入手,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礼泉县人民法院将推动治理模式由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型,全力助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袁华)
责编:朱刚
编辑: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