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教育

月亮台行记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随着心境的不同,对外部事物的看法也就有所变化。月亮台于我就是这样的。

IMG_256

前多年初来竹林关参加工作时,就有人给我介绍过月亮台。说它是方圆附近最高的山,山顶上是一个大大的平台,有水井、农田,当地群众在上面种植包谷等庄稼,不用上肥料就长的很好。我当时就想象:一帮手拿着锄头的农人,整天在仙气飘飘的山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迎着朝阳,欣赏日出美景;晚上乘着凉风,观望满天星辉。生活在山顶,日日看群峰低垂,便有小天下的气势,那感觉一定美不胜收。但一直没想着上去看看。

等到后来,我在小镇上工作了十一年,不断了解小镇风俗文化、风物景致,我对月亮台有了进一步了解。知道了她是鹘岭山系中的一座大山,海拔1450米,原名天荡山。传说真武大帝到武当山修行时,曾经在这儿修行过,后来人们便在这里修了一座祖师庙。那个庙很有年代了,是竹林关方圆附近非常有名气的仙山道观。但一直没有机会上去看看。

而这一次,我又一次来到小镇上工作生活,当我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小镇的角角落落,我越来越感受到小镇历史之深邃,文化之丰饶。她能给小镇上的每个人打上烙印,使他们不管在什么地方,离开这里多久,都会在小镇这块富饶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包括我这个曾经在这里工作过而现在又一次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月亮台就是许多精神家园中的一个,这次我决心上去看看。

IMG_256

正值隆冬,满眼都是灰白一片。一天早上,朝阳照在附近的山谷中形成明暗对比的图景。我突发奇想,到月亮台这个最高的山顶上看看太阳下面的千沟万壑是什么样子。于是便邀约了去过月亮台多次的同伴给我当向导,开始了本次的登月亮台之旅。我们驱车25里先到竹林关石槽沟月凤村,车沿着水泥路开到半沟就只能徒步了。听同伴说,早先去月亮台路蜿蜒曲折,草密难行,前几年政府在月亮台修建输电工程,便把3米多宽的路一直修到月亮台。这几年走的人少,每次下雨冲刷,无人管护,现在道路崎岖不平。我们沿着谷底不断前行,路上到处都是被水冲出的碎石,我们就在石头浪里踏足而行。偶尔能见到架梁的老路伴随着我们。不久我们的高度迅速抬升,刚到山梁上,就远远看到一溜明晃晃的铁塔,高高的耸立在山巅,像一个个强壮的战士肩扛着几绺缆绳,把电力能源输送到远方。

我们继续沿着山上修建输电工程的道路不断蜿蜒盘旋,路上时见垮塌的石头和倒塌的树木,我们便手脚并用,跨越障碍。一路也未见到稀奇的景致,就连普通的松柏都不常见到。经过了几次打尖和休息,上行约莫二十里,周围的群山渐渐低首垂拱了。转过个弯,路边有一块几亩地的平台,上面长有茂密的白桦林,树叶落尽,树身在太阳的照耀下亮晃晃一片,终于使人感到有点生气。复行不久,远远的就看到几栋低矮的建筑孤零零矗立在山顶,那就是我们此行的终点了。沿着向西的便道行走,3米多宽的土路上被雨水冲出一米多深的壕沟,远远望去,好像一条条黄龙匍匐在地。我不禁愕然,一般的山上都是石头,没想到这里的土层这么厚,而且土质细腻,没有丁点石头。听同伴讲,这里的土不用筛就能直接用来筑墙和泥墙的,这使得我对月亮台又增加了几分神奇。

IMG_256

到了庙宇的跟前,就有一个两米见方的水池映入眼帘。这里好久都没有下雨了,水少的冬日,这里竟然盈盈有半池水,水池中间和周围长满了枯黄的水草,周边也布满了野兽的蹄印,可以想见这里一定是一个非常繁盛热闹的场地啊。我不禁惊奇,月亮台是方圆附近最高的山,山顶竟然还有这么多水,真可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啊!同行的同伴给我说,这里随便挖个坑都是水,附近还有个水井呢!我急忙找寻,果不然在附近的芦苇丛中,有一个简易的井台,井水深约一米,井口蒸腾着白气。我弯腰舀了一勺,任温暖的井水洗涤着满脸的尘土,连同内心的疲劳也一同涤荡干净了。我不禁感叹: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么高的大山之巅,有这一方水源就能滋养着这里的生灵。

庙宇近前,西向一栋三间水泥青砖的殿宇供奉的是玄武大帝,南向一栋三间土木结构殿宇供奉的是二郎神,两座庙都重修翻修过,全然看不到古朴的样子。还有一些小的神像,也不知道都是哪路神仙。在庙的周围散落了一些门墩、柱础、石香炉、石碾子等物件,表面风吹日晒,斑驳中隐约看到岁月的痕迹。庙西侧不远处一颗老碗粗的棠梨树,树干中间已经腐朽,花白龟裂的树皮在艰难的维持着生命,苍老的树枝指向苍穹,像是在向来这儿的人们诉说着过往。

我大概看了一下殿宇,就急忙去寻找碑文,想了解此处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在二郎庙西侧靠墙根有几块石碑,还有几块残碑横七竖八的散落在周围。我认真仔细的察看碑文,但这些石碑剥蚀严重,只有只字片语隐约可见,只看到两块现代的碑刻,大抵是捐款重修庙宇的人的名字,无法看到此处历史渊源的记录了,令人唏嘘不已。听同行的人说,随着附近人们移民搬迁到竹林关镇上,这里的香客便逐渐少了了,驻庙的道士也已到别处修行了。

我站在平台边眺望,桃花寨这时也一改往日高高在上的姿态,此时好像一位颔首娇羞的小姑娘,隔着几个山头远远向这里观望。远处流岭和莽岭山脉显得温顺了很多,此刻都像一个个朝拜的人拱手低垂,态度恭敬,全无了以往的张牙舞爪。更远处的丹江,则像一条白色的丝带忽隐忽现,把周围的群山峻岭紧紧缠绕在一起。平台四周上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芦苇,密密麻麻非常茂盛。在蔚蓝色的天幕下,它们把毛绒绒的苇絮在微风中摇荡着,好像在热烈地欢迎着为数不多的香客。

IMG_256

不知不觉间,太阳逐渐偏西,我们也要离开这里了。回来的路上,偶然看到路边的几棵不知名的树上挂着许多核桃大小、松塔样的果壳。籽粒已经掉落,剩下的果壳围着中心整齐的一层层排列,给人一种纯洁干净的感觉,我们便捡拾了些许。我想用它制作干花一定有意境吧,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也在内修自己了。

任何事物都有繁盛的时候,也有衰败的时候。想当年月亮台鼎盛时期,庙会也一定人声鼎沸,声乐齐鸣,而如今随着岁月变迁,却已是繁华不在了。同伴说,家园就应该在名山大川,有景致的地方,而咱们这儿却什么也没有。我笑笑说,陶公早就给了我们答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我们相视一笑,不知何时一轮上弦月已挂在了天边。(作者:孙烈)

责编:杜鹏飞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