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汉阴县平梁镇:让发展快速、活力四射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平梁镇位于汉阴县城西部7公里,辖19个行政村,2个社区,184个村民小组,12389户36563人,全县排名第三;版图面积204.03平方公里,全县排名第二;耕地89499亩,其中水田17845亩。全县主要河流月河贯穿全镇,雨量充沛;阳安铁路、十天高速、316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陕西汉阴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位于铁瓦殿(原名东华宫),海拔2128米,在该镇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诞生在该镇北部山区的酒店村,让发展快速、活力四射的平梁镇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原平梁镇文化站建设于2008年8月,土地属于国有划拨,建设砖混结构办公用房两层720平方米。2022年8月份,办公室搬迁至平梁镇法治文化广场,进一步实现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文化站、镇工会活动室、镇儿童关爱中心、集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平梁镇慈善爱心驿站的资源整合、合署办公;现工作用房分东、南两栋楼房,面积近1000平方米,实现“五有”标准,即有专职干部、有独立产权、有设施设备、有经费保障、有活动开展;部室设置合理,作用发挥,有文化活动室、多功能厅、电子阅览室、书法创作室、图书室等功能场所。易地搬迁社区兴隆佳苑社区努力创建“汉阴县文艺服务建设示范社区”,不断满足搬迁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清河村、太行村积极创建文化振兴示范村,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作用。2014年5月,“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二级文化站”;2022年1月,被安康市文旅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妇联授予“书香之镇(办)”。

今年,紧扣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工作持续发力,不断给力汉阴县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重点工作、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文化工作“两法一条例”,坚持“领导抓文化、干部送文化、群众享文化”的思路,实现“让人民群众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电视看、有免费WIFI用”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2023年,文化活动送下乡,全镇结合春节、妇女节、建党节、植树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重要节庆日,共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5场次、公益电影放映63场次。基础设施再完善,文化站完善了电子版借阅记录和纸质版借阅台账信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5场次,全镇全年借阅次数达3750余次。为了进一步推动全镇文化事业的发展,镇党委政府计划实施在太行村新建文化活动广场一处、清河村清廉村居文化主题展馆、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空间,其中清河村相关设施正在规划修建中。文艺节目纯原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旅广电局的精心指导下,1月21日,界牌村举办的2023年“村晚”及7月19日,在平梁镇界牌村举办的“缤纷夏日 因李而来”脆李采摘节开幕式上的节目均由界牌村文化理事会自行编排和出演,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既丰富了文艺节目也展现了村民们积极工作,热爱生活的良好氛围。文化宣传展风采,镇、村(社区)两级实现文化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完美结合、高度契合,文明实践站建设100%全覆盖、文明实践活动开展100% 全落实,较好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2024年,汉阴县平梁镇将继续聚焦“群众爱看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给群众带来什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文化相关政策文件,将政策宣传融入日常文化活动中,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每个人争当政策知晓者和政策宣传者。引导各年龄层的群众,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丰富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新的一年,新的目标,平梁镇将为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接续奋斗,为建设“锦绣汉阴”贡献平梁力量。(李雪冰)

责编:刘萌

编辑:文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