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第九届鄠邑区“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代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来自乡村学校西安市鄠邑区玉蝉中心校的六年级二班的赵乾岳同学让我们了解他眼中“老饕”——苏东坡……

IMG_256

“听爷爷说起那些宝贵的历史遗迹,是公输堂、是草堂寺、是重阳宫、是中楼等古建筑穿越历史长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时代印记。我最喜欢看书中色彩斑斓的农民画了……”来自西安市鄠邑新区小学三年级的田羽萱为大家讲述爷爷口中的美丽鄠邑;同时她唱响“你把咱的做饭锅卖了做啥,我嫌它打搅团爱起疙瘩。你把咱的小板凳卖了做啥,我嫌它坐着低不如蹲下。”讲述姥姥眼中的鄠邑传统戏曲《张连卖布》,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了解鄠邑本地地方文化……

2024年5月24日,以“传承中华文化 宣讲诗画鄠邑”为主题的第九届鄠邑区“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比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鄠邑区文化中心如期举办。

IMG_256

比赛结束后,评委老师李欣从各位选手上场、仪态以及演讲内容、技巧方面进行点评:“经过复赛的培训,进入决赛选手在这三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演讲内容方面,能从自己的情感历程出发,讲述出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自己内心真情实感”。

活动发起人王福来深情的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这项活动的初始倡导人之一,我们的初衷是吸引广大青少年读者走进图书馆,走近书籍,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历经十年九届,而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参与此项活动的学校和机构以及青少年同学越来越多,读后感演讲的水平越来越高,确实令人越觉‘初读不知文中事,再读已是文中人’了。希望这项活动能夠持久坚持,活动是个平台,评奖是种鼓励,我们的目的是让青少年读者在读书中吸取人生的精神和知识营养,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成为社会主义大厦的栋梁!”

IMG_256

本次比赛由鄠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鄠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鄠邑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鄠邑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指导;鄠邑区图书馆、鄠邑区教科局团委、鄠邑区关工委文化艺术教育委员会联合承办;相关学校及鄠邑区诗词楹联学会、鄠邑区书法家协会、鄠邑区摄影协会协办,西安画乡之窗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场直播;决赛现场聘请王福来老师、耿朝晖老师、陈海洲老师、石侃之老师、王占其老师、李欣老师、王皓勤老师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

本届比赛自3月开始启动,先后有20个单位参与海选,从1.79万名学生中遴选出88位优秀选手进行复赛,最终30位选手晋级总决赛。决赛分低、中、高年级三组进行,最终角逐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选手12名、网络人气奖10名。复赛11.59万人次和决赛10.88万人次网络直播观众合计22.47万人次。

同时,在比赛现场举办第九届鄠邑区“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比赛手稿入围作品展。鄠邑区关工委主任、区政协原主席张萍同志;鄠邑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区人大原副主任王明武同志;鄠邑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委文明办主任席方圆同志;区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峰同志;区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区教育局原党委书记丁昌民同志;区文旅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付文同志;区文旅局副局长薛彤彤同志;区教科局团工委副书记刘盼同志;区图书馆馆长张杰同志;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孙晓勇同志等出席本次活动。(马 姣)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