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唱响新时代文化思想 致力中国画创新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作为一名基层群文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学习实践中国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过程。实际工作中,一方面牢固增强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勇于创新,积极开拓文出宜川事业,全面提升宜川文化馆品牌建设;一方面认真履职,全方面加强个人艺术素养,在中国画、油画、书法、太极拳等方面努力学习,干学相长,充实单位业务工作,逐步把中国画实践创新逐步走向深入。

加强对于中国画写生的时代感悟

中国画写生,就是写我们的生命状态,是一个画家应有的常态。新时代,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黄宾虹说,“不似之似,为真似。”一般情况下,不要过于挑剔写生场景。到了一个写生地点,犹如一个摄影、寻访者,尽量尽快熟悉环境,通过转悠、走访,了解该地该区域人文,不必急于落笔。短时间,全方位与新的地域建立情感联系。通过联想与认知,由情感出真情,由实践出真知,从灵魂深处本真性情流露与创作激情、写生动力,感悟式体验、糅合,以求尽快达到创作性的写生状态,画出来基本成为创作作品。“我爱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达到身体力行,寄情山水之间。

画画,主要是画文化,画内在,画一种合理关系。必当志存高远,坚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达到绘画的精神自由、不局限。注重表达个人情感与思想,纯粹清澈,追求不似之似、不到之到,追求超乎象外、得意忘形、得鱼忘筌的良好效果。

坚持新时代生活追求,在写生中,就要把握新时代气象。要以自然笔触表达心理感受,避免描景、抄景。坚决避免一出手就是画唐宋元明清的老调调、老构图、老气象,避免常常是画出那些长跑断短卦的前世人物。笔墨当随时代,要着眼时代,加强心灵感悟,不做复制功能,不简单的照相,不做“到此一游式”写生。李可染说:“艺术可贵者,胆。”要有放得开画的气魄,不怕把画画坏,甚至常常是“胡弄”的心态,心无旁骛,不落俗套,不重复个人。陕西美术家协会刘奇伟说的:“不需要过分挑拣绘画的对象,双手大拇指、食指随便交叉一个小框框远望去,就是一幅画境。”中国画属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理论兼容并蓄、强大包容,画中国画就是画中国文化。应牢固树立家国情怀,不要功利心。入了艺术,一味践行。沉浸中国画,要乐于燕衔新泥,体味天人合一,艺术生活,做一个能在事上练、心上磨、觉悟中找灵性的人,以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致力做个浪漫开心的生活家。

个人粗浅以为,实践中国画,逐渐做个成熟的艺术家,首先应是个思想家、学问家,甚至是个战略家、军事家。要尽力培育人格独立、思想成熟,学习儒释道文化,以归真为境界,精神自由,不做作。临场写生,在充分理解法度基础上,忘掉技法,意气风发,心游万仞,以超然态度抒情达意、尽情发挥,以形写神,以山水载道,勇于表达。法自我,立从于心,自由轻松,勇于抒发个人主观思想和情怀。要悠然自得,从容不迫,善于发挥想象力、联想力、幻想力,坚持已有知识的真知灼见,以画为王,游心无垠;人跟着画走,画自己的艺术思想,画主观感受,画归一句话:排自己的兵,布自己的阵。坚持树立画者为王、为天下的气概,自性弥陀,高度自信,不受他人左右,做自己的主,自己的王。

从中国画实践感悟新时代艺术

实践中国画和各个艺术门类的时间里,笔者非常享受被艺术的过程。艺术属于技道双修的自我完善,是对美好生命的追求与实践。每一名个体,作为大千宇宙一分子,实践各个艺术,必然要顺应自然,生生不息,强化生命认知,对人生哲学思考。要以强烈情绪化表达艺术,触及灵魂,精神共鸣,追求人的生命意义,尽力诗意化栖居。

做人讲实,做画要讲虚,虚而实之。艺术,首先讲的是心机。一定程度讲,艺术就是玩心机、玩心眼、玩巧思。一幅画进入艺术之境,是画家发自心灵、从心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心迹。做艺术,就要立志做真人。用笔写出来的画,写心迹的画,必定永不磨灭。中国画需要用笔走心,直抒胸臆,真情表达,写胸中之画,喷薄而发,笔笔生发。要善于离形去智,促使作品达到:有我有物、物我两忘、笔尽意尽、神完气足、天人合一。中国画是一门比拼文化学养、精神高下的艺术。要内心纯净,牢固建立对中国画艺术敬畏之心。通过学养素质的全面提升,思维日积,经年累月,实现艺术佳境。要进一步着眼个人生命存在方式的体验与感悟,把主观生命与客观自然相融,观点鲜明,做独特自己。要思想开阔,多有包容,不盲目排斥,不盲目否定或肯定,尽量建立阔大胸怀,要勇于否定之否定,挑战自己,放得开,从表现到表达,传递个人艺术思想,达到作品和谐,美美与共。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复制生命,美学就是追求不同。近年来,牢固建立“我与我纠缠久,宁做我”思想,不断学习正确艺术思想,尽力做个有思考、有主见、有信仰的艺术工作者,以笔墨构建,积极画出自己的感动与心声。要始终如一,兼容并包,倾心传统文化。倾心艺术,倾个人身心,全面树立宇宙观念、天地意识、阴阳观念、生命意识,时时保持诗人状态,建立思维敏捷哲学头脑,以扎实苦练意志毅力,使自己艺术作品,逐渐成为经历苦难结出的“花朵”,成为个人笔端孕生的“孩子”。要视艺术为生命,不枉多年来生活中活生生的教训与失落,不枉多年吃的苦与累、历练中流的泪痕与汗水、觉醒的情与力,以期使画作逐渐达到诗性、哲理性、书写性、精神性,尽力赋予个人画作较强生命力。

艺术就是生活,因为它创造了意义。作为群文系统工作者,一定要困而知、勉而行,坚持做一个有主义的人。着眼建立有生命的艺术力,诠释人类内在的善良情怀,尽力让观赏者产生与画作的共鸣。贴近人类心灵与生活,将文学意象带入绘画,描绘人类充满理性的灵魂。要淋漓尽致表现所存在当时的、活生生的人们烟火生活圈。虚己以游世,强弱之间,虚实之际,逐渐让每幅作品能够产生艺术张力与气质,创造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错杂弹的艺术佳境。要以对人性、对生命的热情,全方位建立艺术野心、艺术梦想,实现艺术人生。要确实加强理论学习与积累,全面理解天统、地统、人统哲学,学习贯彻道统、书统思想,以崇敬心智、澎湃的律动做艺术。坚持以艺为友,珍惜生命,挥毫落墨,生命创造,勤勉创新,融合圆满,捕捉生活信息,抓住时代气息,达到艺术蕃息。

从心所欲促进个人中国画创造性发展

坚持把从心所欲作为艺术第一要务,自由自在,徜徉艺术。心境愈是自由,愈能得到美的享受,思想自由,导致心灵的自由,心灵的自由终将带动艺术的自由。国画是最直接人与自然互化的实践过程,是绘画者主观心态与大自然物态相互渗透契合的具体表现。通过学习实践,深深理解艺术的境界,是一个经由“技术”、“学术”、“艺术”,最终达到“无术”境界的过程。自信不盲目,自立不自大。

石鲁说,“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要高瞻远瞩,随心所欲不逾矩,大胆表现个人情绪与认知,画生命,画活的状态,达到笔墨活泛,书写宇宙天地之境。

邢庆仁老师说,“艺术,人是孤独的,一切只能靠自己;而孤独和寂寞源于激情和想象。”他又说,“会画的人,怎么画都对;不会画的人,画对了也不对。”花开的生命与生命的花开,是重生的力量。画画,不必沿用个人一贯的方法套路,有探索、有变化,才有意义;有哲思、有坚持,个性自生。

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每每人的状态不同,每一次面对画面,面对当时自然环境,必然触景生情、触类旁通,便要跟着感觉走,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纵横,信马由缰游曳。作画方法必然不一而足,时时突破。在忘掉技术、放松状态下,身心愉悦,实现真挚表达,说最想说的话。

关良先生言:“反对做古人的奴隶,艺术上食古不化是没有出息的。一味模仿自然对象,艺术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无论是临写生或创作,都要坚信自己的真,真情、真心,用真、用情、用心,以心为主帅,笔为将军,任由兴致高昂,心思驰骋,抒情、抒发,真情描摹。黑白之间,起落、虚实、有无、错落、概括。每每徘徊、彷徨与否定,在综合中,深思熟虑,表现奇想,达到所思、所想、所感。

毕沙罗说:绘画使我快乐,它是我的生命。我凭着对艺术的狂热、痴爱,希望内外兼修,感性随性。凭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崇敬,让我的艺术成为人生洗礼,平淡天真,更为纯粹。因此,要更加用“敬”的精神、宗教状态、哲学思维,文化打通,做文化性艺术,把人本写进画境,把人生写入心田,雅俗共赏,神与神俱,闲抛闲置写心声。要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一往而无前。

伦勃朗说:世上的东西,除了内在精神之外,都不能算数。物体内的不朽灵魂,激情化为旺盛状态,艺术生活化,笔笔生发之力抒情写心,把意念化为颜色、化为图式。幻化中,可主观、可实际、可奔放,可以肆意妄为。我要乐于孤独,天马行空,不在程式,自由表达。把生活艺术化,源自心灵深处,说自己的话,表达真我,真挚写心。要以肃穆之心,画作以神观,独立个性,避免俗格俗气之图。

一个文明根本转型,是文化的转型;一个文明真正新生,是文化的新生。做为新时代群文干部,要全力以赴真情,做一个现代艺术工作者。要开拓心界,知规矩、依规矩、创规矩,源源不断开拓,推进形式新颖、气象鲜明,融生活真情于笔端,敏锐捕捉时代气息,创作新特气质的现当代艺术作品。要不负新时代、不负中国优秀传统艺术,随心所欲不逾矩,全力促进中国画艺术创造性发展。(作者:宜川县文化馆 曹晓江  )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