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清涧县路遥图书馆:从历代家训家规看家风的传承建设

2024年8月24日,由清涧县政协马胜昌主讲的“从历代家训家规看家风的传承建设”在路遥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行。

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历史上从南北朝时期至晚清民国,马老师列举27个生动的名言名人故事,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给读者讲述历代家训家规看家风的传承建设。

IMG_256

从周公对成王的告诫之词《尚书.无逸篇》告诫侄子成王当政后不要逸乐,到《训俭示康》里司马光以自己的亲自经历和古今典型事例告诫儿子“俭能立名,奢必自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把家庭教育当作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问题来对待,而不是视为一家一户的私事,终其一生都能掌舵家风,用自己的平生行止做轨范。“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司马光深谙其中之至理。

我们大家熟知的张廷玉父子的“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于是桐城就有了这条六尺巷。一场纷争在互谅互让中化为玉帛,诗中所抒发的礼让无争的气度胸襟,让人感佩不已;

“贫莫断书香,贵莫贪贿脏。”出自大学士纪晓岚纪氏家训“四莫”:“贫莫断书香,富莫入盐行,贱莫做奴役,贵莫贪贿赃”中的两句,着重强调的是一个人处理贫富、贵贱关系时的“底线思维”,再穷也不能放弃读书,做再大的官也不要受贿贪赃。

IMG_256

“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李鸿章对山西乔家“和为贵”家风十分欣赏,曾撰写的一幅楹联,期望世人能像乔家一样“子孙贤”、“兄弟睦”;“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和别的大家族不同,梁家没有成文的家规家训,有的就是言传身教,他将一生不变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融入了几代梁氏后人的血脉。在梁启超的心中,国家占有非比寻常的分量。即使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仍在为国家民族的命运担忧。“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

这些严格的家规、睿智的家训、优良的家风是我国古往今来的名人关于人生、处事、勤俭、立志、勉学世道经验的总结,反映了这些大家族的道德立场和精神高度,历经岁月洗礼而不褪色,穿过百年时光而愈显光芒。优良的家风家训以传统文化的清亮之光烛照家族后人前行的道路为后世之人的言行、处事树立了榜样。(张乔)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