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凤县:以教师为基 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好教育”

近年来,凤县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的奠基工程,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机制创新,丰富活动载体,深化评价改革,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好教师”建设“好课堂”,以“好课堂”带出“好学校”,以“好学校”发展“好教育”,以“好教育”赢得“好评价”,高强度推进,内涵式提升,全力打造凤县“四好”教育,实现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多渠道施策,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多形式招聘优结构。县委、县政府优先支持教育发展,保障教育需求,按照能配尽配,应编尽编的原则,通过公考招考、特岗计划、员额制招聘等方式,近三年共招聘教师5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5人,专科学历4人;中学教师19人,小学教师23人,幼儿园教师17人;体音美教师9人,有效提升了乡村教师学历结构,保证了乡村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城乡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达到了1.06,已接近全省城乡中小学教师本科结构比例,城乡教师队伍趋于均衡。

持续交流轮岗促提升。坚持开放办学,全力推动城乡学校结盟、教师青蓝结对,向优者学,与同行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年来轮岗交流94人,其中轮岗校长9人,交流教师85人,骨干教师27人,交流教师占比达到了12.5%。通过轮岗交流,跟岗学习,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均衡。

集团化改革促发展。在不断深化与渭滨区城乡教育联盟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名校+”工程,建立县域内“名校+”共同体4个,涵盖城乡所有学校,通过派管理团队开展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教研、评价机制输入互补;派教师团队指导教学教研、浸润式跟岗学习,培养薄弱学校教师,实行共同体质量捆绑考核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共赢,质量一体提升,实现了全县教育由“一枝独秀”向“满园春色”的转变。

建立凤县中学·双石铺中学教育集团,实行集团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互通,学校管理同频,教师管理同振,教育教学同步,质量评价统一,教育成果共享,促进了集团学校教师队伍快速成长,质量快速提升,教育集团的“聚变效应”正在显现。还积极走出去,拓展交流学习渠道,与陇县、咸阳、汉中等优质学校结对,取经学习,合作教研,取长补短,促使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县域教育内涵式发展。

多维度练兵,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层次化培训促成长。坚持把教育经费5%以上用作教师培训作为考核硬指标,搭台子、压担子,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积极争取,使国培、省培项目连续两年落地凤县,教育专家、教育新理念走进山区凤县。通过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每年培训教师、校园长在2000人次以上,人均受训72学时以上,落实培训经费占比均在5%以上,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与新时代教育理论水平。大力开展校(园)本研修,2024年,立项省级课题7个,市级课题21个,县级课题34个,校级课题138个。结题上年课题市级19个、县级56个。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以上,有效提升了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技能练兵促成长。从教育理论、课堂教学、专业素养、信息化技能等方面,全方位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组织校园长擂台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保育员技能大赛,校园长现代学校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队伍逐年壮大。坚持组织开展各学段教学能手大赛,每年评选县级教学能手20余名,推荐参加省市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截止目前,全县拥有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73名,县级教学能手146名,占全县教师数量的30%以上,骨干体系逐步形成。

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2

名师引领促成长。外聘名校长,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改进提升学校管理模式。建立学科名师工作坊4个,党员名师工作坊6个,吸纳全县骨干教师120余人,通过课题研究、课堂研摩、结对帮扶、团队诊断性调研、问题针对性指导等方式,推广“好课堂”教学方式,培养骨干力量,学校学科骨干团队逐步壮大。与县委组织部联合,每年对党员名师工作坊进行绩效考核,以奖代补发放工作坊经费10万元,保证了工作坊工作高质量推进。

名师工作坊授牌仪式

多角度发力,稳定城乡教师队伍

优硬件改善工作条件。借势“优质均衡”“普及普惠”两项创建,通过实施校园文化提升、教育信息化2.0和智慧校园、凤县幼儿园、双石铺中学整体迁建、内部设施提升、劳动基地建设、省级示范校(园)创建、支持民办园发展等工程,升降式课桌凳、护眼灯、智慧黑板、实物投影、千兆网络等现代化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学校硬软件条件大幅改善。

改方式激发教师动能。实施“三名”工程、教育集团化等,实行互帮互通,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优质均衡。实施“三查两评”“弘扬教育家精神”等活动,促进教师钻研业务技能,提高师德素养,坚定立德树人志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改进教师评价方式,设立三个“百万”基金,奖励优秀教师,树立了“优秀者优先、实干者实惠”导向。

出实招稳定教师队伍。出台《吸引挽留人才稳定教师队伍的意见》,实施教师周转房“暖心”工程,新建、改建教师公寓近百套,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了新招教师、青年教师、外地教师的生活之忧,广大教师的获得感和职业幸福感满格,有效遏制了优秀教师外流的不利局面,稳定了城乡教师队伍。

教师周转宿舍启用仪式

2024年,凤县中考、高考成绩实现了较大跃升,中考多个学科成绩进入了全市第一方阵,高考上线率再创新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知识技能、信息素养大幅提升,多人多次在省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体育运动会、合唱比赛、诗词大赛、书画大赛、微电影创作中获奖,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以教师为基,凤县教育由山地向高原的“蝶变”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供稿:凤县教育体育局 王林平)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