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丹凤县第一小学: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时代好老师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丹凤县第一小学,有这样一群引路人,他们潜心探索,悉心授业,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她们胸怀星辰,燃灯引路。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时代好老师”,实践活动中,丹凤县第一小学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展现良好精神风采,让我们通过文字,记住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故事。以榜样为镜、向先进看齐,让我们一睹她们的风采吧!

余雅:本科学历,二级教师,商洛市基础教育教学能手,丹凤县优秀少先辅导员,丹凤县优秀班主任。

IMG_256

作为青年教师,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有爱的教育,与学生共同成长。虚心进取,积极向上,所带班级成绩优异,她坚信:为人师者,必以知识传递知识,以心灵浇灌心灵,以情感唤醒情感,以德行感染德行。

演讲稿《择一事,终一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择一事,终一生》好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不仅要做传授书本知识的‘经师’,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的‘人师’,在教书的同时,更注重育人,让每一位学生在知识的滋养和品德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很喜欢这样一个朴实而深刻的假设:“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希望遇到怎样的老师呢?于是我努力去成为那样的老师。

清晨,阳光洒满校园,上完早读的我刚走进办公室,好家伙,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一群老师围了过来。“听说之前休学的女孩转到你班啦?”“你可别小瞧这事儿,你知道她为啥休学不?这孩子就像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听说家长可会缠人了。这些话宛如一道道惊雷在我耳边炸响,仔细询问这才知道,原来女孩之前头部意外受了重伤,还做了开颅手术,脑袋里现在还有钢片没取出来。尽管她的家长反复强调孩子基本已经恢复了,但谁都不希望她在班级出现问题,看来得把这孩子当“宝贝”一样护着了。

当天,我就趁着班会课,把女孩介绍给了同学们,刚介绍完,她周围的同学就像见了洪水猛兽一样,恨不得离她八丈远。这可不行啊!于是我安排班上的同学轮流当她的小护卫和好朋友。孩子们从一开始的被动安排逐渐变得争相去和女孩一起玩,一切都在变好,直到一节体育课,我无意间看到女孩独自留在教室,那孤单的背影,那眼底的渴望,她小心翼翼的问我:“老师,我……是不是不能和大家一样,正常上体育课呀?”我脱口而出:“谁说的!你和大家一样正常参加体育活动,就是太剧烈的运动你别参加就行。”瞬间我觉得她的眼睛都亮了,就像黑夜里点亮了两颗小星星。晚上回到家,我接到了女孩妈妈的电话,她的声音激动得都在颤抖:“余老师,太感谢您啦!孩子今天回来可高兴了,说她终于可以和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而且大家都特别细心地带着她玩呢。”就这样,女孩那敏感又自卑的心,就像被春风拂过花蕾,渐渐绽放开来。

一次作文课上,作文题目是“猜猜他是谁”。班上有个机灵鬼是这样说的:“她的身材胖又胖,文静可爱很漂亮,她是我们大家的重点保护对象,俗称‘班宝’。”话音刚落,大家就像商量好了似的,齐声喊出了女孩的名字。哈哈,从那以后,女孩就有了这个充满爱的称呼——“班宝”,成了大家竞相呵护的宝贝。

时间匆匆而过,我那颗一直悬着的忐忑的心,也终于变成了欣慰。其实啊,在我一次又一次告诉大家要保护“班宝”的时候,也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种下了爱的种子。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在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答案,它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那路上满是爱与希望的花朵……

“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也如星辰在顶,永不黯淡。愿我们都能在这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育桃李芬芳,谱教育华章,直至青丝浸染,亦无悔无怨。因为我们深知,这择一而终的坚守,是对学生最美的承诺,是对教育事业最深情的告白!

李昱璐:29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2018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我校二年级语文教师、语文组教研组长。曾荣获商洛市思政课大练兵二等奖、丹凤县少先队教学能手。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守教育家精神,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IMG_256

在教学上,注重课堂创新和多学科的融合。多次参加国家、省级教学培训,被聘为陕西省市县级教学能手培训讲师团成员;荣获商洛市思政课大练兵二等奖;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在教研教改方面,发表《浅析红色旅游景点对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学术论文1篇,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陕西省教育学会教学研究项目《运用商洛本土英雄精神厚植初中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路径研究》1项;

在学生管理上,长期担任班主任职务,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实现对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遵守法律,健康成长。坚持以实践提升能力,注重少先队活动与德育的融合,荣获“丹凤县少先队教学能手”称号。

演讲稿《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出现了一位98岁高龄的老人,坐在轮椅上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颁奖。这位老人就是 夏森 老师,几十年来,她坚持捐资助学的执着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

或许大多数人都是从这次表彰大会上才认识了她,而我,却在2006年就与夏森老师结缘。那一年,我正在原丹凤县西街小学读五年级,夏奶奶第一次来到丹风县,走访我的学校,来到我的教室,简陋的教学环境让她难过不已。夏奶奶马上向学校捐助了2万元,给我们买了桌椅和字典。两年后,又拿出2万元,以此奖励 优秀少先队 员 和“三好 学生”。近距离接触夏奶奶,看着她慈祥的面容,感受她身上散发的教育家精神,从那时起,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就在我心里深深扎根。尤其看到她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穿的还是15年前她来我们教室穿的那件毛衣,那一刻更加坚定了我的教师梦。

从丹凤县西街小学到育才学校,再到丹凤中学,我遇到了无数好老师,他们教育我要向夏森奶奶学习,长大要懂得感恩和奉献。或许他们里面没有一个人是教育家,但他们身上却闪烁着教育家精神的光辉。

在不懈努力下,2018年我成为了一名乡村基层教师,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向夏森老师学习,始终向我的那些老师们学习。2024年,我回到了母校,回到了第一次和夏森老师结缘的地方,回到了那个梦想扎根的地方—彼时的丹凤县西街小学,今时的丹凤县第一小学。知道这个消息后我的那些老师们都非常激动,她们鼓励我在新的工作中,务必坚守教育家精神,为人师表。当然,如果夏奶奶知道这个消息的话,我想她也一定很高兴。

今天,当我站在一小的操场上和我的学生一起领奖时,看着台下我曾经的那些老师们,想起自己十余年前在这块相同的操场上快乐奔跑的场景,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传承。

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开展。自踏上教师这条路开始,我时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独具特色的丹凤教育家精神。在丹凤县马炉教育基地、在照金红色革命根据地、在南京晓庄学院等全国众多地方,我一次又一次地去讲述夏森老师来丹凤县西街小学的故事、讲我的老师们的故事,讲述丹凤县的教育家精神。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向我一样成为下一个你。老师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肩负起筑梦人的责任担当,把教育家精神作为自觉追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洪 叶,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在教育的路上,不忘初心,始终坚持既做学生智育的明灯,更做学生德育的指路灯。

先后获得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教学新秀、商洛市优秀班主任、丹凤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曾获丹凤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商洛市第二届中小学微课大赛一等奖,STEAM课程案例被商洛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案例,2023年6月所带五(2)中队经逐级审核,被全国少工委命名为-全国红领巾中队。在县科教体局组织的小学五年级质量监测与评估中获得县级二、三等奖。设计及撰写的教学设计、课例多次获奖。

演讲稿《我愿作灯塔,照亮你前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先生 从来都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它更是一种“仰之弥高”令人神往的崇高境界。

IMG_256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在我家乡的村口,来来往往的人总会这样和一个慈祥的老头打招呼。“先生利,吃饭了吗?”、“先生利,来去我家泡茶!”这是我的小学校长-洪文利。是的,我们都叫他“先生利”。村里上一辈的读过书或有所成就的人,大都聆听过先生利的教诲。在闽南,只有两类人会被称呼为“先生”,一个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一个则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拯救灵魂,拯救生命。二者皆高尚、可敬。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每个人崇德向善的成长之路,皆有盘旋曲折,因有老师的教诲与指引,才得以走正路、行正道。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战要求,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无疑成了我职业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一路前行。

“老师,你看我长胖了吗?”(背景音)这是往届一个好动又好斗的A同学,放学偶遇我,欣喜地向我分享近况。今天,我便和大家分享一件A同学身上发生的“温暖而有趣”的打架事件吧。

放学正站路队,孩子跑来告状:“老师,A同学和B同学打起来了,可凶了。”我心头一颤,完蛋,又出事了。没管太多,飞奔找到正脸红脖子粗地抱打在一起的A和B。正值放学,一看这般影响秩序的事件发生,我怒火上头,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一手一个,拎着两人的衣领,像拎小鸡一般,把他们拎到了教学楼门口。给他俩安排了两个“冷静位”,一左一右,中间隔着摄像头,很好的防止了再扭打起来。

送完路队回到原地,了解了打架原因竟然是因为路队站序问题。真是一顿好气。

两人先是抢着辩解自己的无辜,指责他人的错误。我决定,剪刀石头布,赢的人先说。于是A先说了自己的观点,然后轮到B。但此番他们都只说了自己的视角和委屈。我不满意,我说:再猜拳,赢的人替对方说。这次B先说了。起初B不好意思,我便替B同学假想自己是A,把A说的可怜又委屈,B听着害羞的低下了头,认同了我的说法。轮到A说时,便也学着我的样子说了B的委屈。两人无意间目光碰撞,竟然都“噗呲”一声笑了。矛盾,化解了一大半。

但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再发生,必须得有保证书。抬头看见爱岗敬业的摄像头,我顿时有了主意。我说:你俩对着摄像头“保证”,以后和睦相处,不再打架。为了保证摄像头见证你们是友好的朋友,请拥抱30秒。在摄像头的见证下,打架事件得以温馨处理,这两位同学,竟然再也没有打过架。类似的“温馨解决暴力法”,后来也抚平了班里其他打架小怪兽的刺毛。“温馨”,还顺利帮助了班里一位特别“困”的学困生,从爱困、迷茫、发呆,到课堂两眼放光,成绩连跃三级。

我理解,孩子们暴躁、打架,只是在当时的情境,不知道该怎么消化情绪、合理解决矛盾,而本能地放飞了本能;在学习上自暴自弃时,只是没有找到方法,在反复的努力后仍未获取学习的成功,而泄气了;在别人指责他的一切不足时,只是因为他在积累德行与智慧的路上,缺少了引路的明灯,而走不到正路上了。如果有人耐心、用心地告诉他们:怎么办。一个个坏孩子,或许可以不是坏孩子。

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我坚持用心融入我的学生们。每一次他们闯祸、犯错、迷失,我都不厌其烦地,选择倾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感受,用同样的视角,以大朋友的身份,听懂他们,帮助他们,做他们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未来的育人道路上,我愿做矗立于岸边的一座灯塔,风雨无阻,用温暖与爱照亮那一方方黑夜,指引孩子们奋勇前行。

李艳霞:中共党员,一级教师,商洛市少先队活动教学能手。自踏上教育岗位起,她凭借着一颗求真务实的心,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潜心教学,积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在肯定、激励和赏识中,向光而生,逐光而行。

IMG_256

演讲稿《因为爱,所以灿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给了教师无数顶桂冠,每一顶都那么诱人,这也许是我最初爱上这个职业的原因吧。一路走来,我始终相信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会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它时刻提醒我,要爱学生,因为只有在爱的雨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刚参加工作那年,开学不久,我发现我们班一个小女孩总是一个人独自在教室坐着,偶尔远远望着那些开心说笑、欢快追逐的孩子,眼睛里满是怯懦和羡慕。这让我觉得莫名的心痛。

那天下午,我来到她家,房子很小,地面坑坑洼洼,很不平整,家里很简陋,一张破旧的床,一张陈旧的桌子,衣服零乱地堆放在一个纸箱里,他爸爸告诉我自己身体有重病,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从小就自卑胆小。

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我心里很难过。回学校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我该怎么帮助她呢?我也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许明天的班级三人四足比赛,就是一个好机会。

理清思路后,我开始向孩子们宣布比赛的规则。最后我说:“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2个伙伴,组成一组,一共6组。老师也要参加这个比赛,老师选择桂芬那个小组,还有哪个同学愿意跟我们一组呢?”桂芬就是那个女孩。

“我选桂芬。”话音一落,班长率先站了起来。

一时间,教室里响着同一个声音“桂芬!”有的同学甚至跑到桂芬面前,拉着她的小手说:“选我!选我!”大家全然忘记了以前对她的漠视和冷落。那一刻,桂芬成了全班最闪亮的明星——她睁大眼睛望望我,又望望大家,仿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的脸涨得通红,眼睛里闪烁着激动与欢乐。

从那以后她慢慢变得自信开朗起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

在得知我要调走的时候,她流着泪把一封信塞到我手里,哭着跑走了。打开信,密密麻麻写了一张,“老师,我没有妈妈,我能叫你一声妈妈吗?谢谢你让我变得自信开朗,谢谢你让我爱上学习,谢谢你给了我母亲般的爱……”

读着读着,我哭了,作为老师真心为孩子的变化感到开心。

2023年9月我被调到丹凤县第一小学任教,五6班53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走进了我了生活,他们带领着我去尽快适应这里的一切。在课堂上我会为他们的点滴进步毫不吝啬地竖起自己的大拇指;我会在书写有进步的孩子的作业本上多画几颗星星;下雨天,我会悄悄地把雨伞举过没有伞的孩子的头顶;放学路上,看到小小的身体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我会偷偷地在后面托起书包让他可以轻装前行……我希望自己的爱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更加自信,对未来更加有信心。

我愿,我愿是一只粉笔,用我洁白的身躯,去谱写生命的乐章。我愿,我愿是一只蜡烛,在黑暗中默默地燃烧,用我的光和热,引领着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甘化醒壶施润露,满园桃李感师恩。教育是一场向美而生的遇,是一份逐光而行的温暖;当溪水遇见石头便有了浪花,当学生遇见老师便有了智慧的火花。(宋宏海)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