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佛坪两个非遗工坊入选陕西省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

近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设立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的通知》,佛坪县山茱萸炮制技艺工坊、榫卯技艺工坊被设立为陕西省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

IMG_262

什么是非遗工坊?

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非遗工坊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就业创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各地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佛坪县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通过挖掘、整理、传承和创新,使一批珍贵的非遗项目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此次入选省级非遗工坊的山茱萸炮制技艺工坊和榫卯技艺工坊,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山茱萸炮制技艺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也称枣皮、药枣、山萸肉等别名。临床应用广泛,具有强心、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抗炎、抗菌、抗应激、抗氧化、抗癌、降血脂的作用,既入中药,又是制造六味地黄丸和八味地黄丸的主要原料,山茱萸的花、叶,亦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IMG_263

佛坪是山茱萸的最佳适生地,栽植山茱萸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也是“国家级山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和“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被评为中国三大山茱萸生产基地,也被命名为“中国山茱萸之乡”。

山茱萸秋天成熟,农村群众使用各种方法采摘山茱萸果实,俗称“摘枣皮”,烧沸大锅开水,将枣皮倒进锅里烫煮杀青、灭菌,将果实捞出锅,迅速加入冷水降温冷却,使果核与果肉热胀冷缩初步分离,再用擀面杖滚动压破果实,手工去掉果核,俗话叫做“挤枣皮”,现在广泛使用脱核机器脱核加工,将果肉晾晒干,如遇阴雨天气,则用炭火烘干,即为成品药材,此乃传统的山茱萸炮制成品技艺。

通过山茱萸炮制技艺研发出一系列产品,如山茱萸肉、山茱萸酒、山茱萸气泡饮等产品。

榫卯技艺工坊

榫卯技艺被称为“巧夺天工”的中国古典智慧,不用一根钉、不费一滴胶就能让复杂的各部分彼此相连。

IMG_266

榫卯技艺工坊致力于传统木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开发制作了一批榫卯文创产品,为“非遗+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该工坊非遗传承人通过举办展览、授课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了这一传统技艺。

两个非遗工坊入选省级非遗工坊,标志着佛坪县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佛坪县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来源:佛坪文旅)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