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深化馆校协同育人机制,宜君县科技馆与哭泉镇中心小学携手迈出了馆校合作的重要一步,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打造“馆校同耕·向阳而生”特色学生科普实践活动课程体系,通过科普资源下沉、实践课堂延伸,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劳动技能。
签约仪式后,宜君县科技馆特邀县农技中心专家杨邦民老师对校园种植区进行土壤分析、光照测量等科学评估,随后宜君县科技馆与哭泉镇中心小学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了细致的实地勘察,对合作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周密规划。双方将充分利用科技馆的丰富科普资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打造一系列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科普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一个探索科学、实践创新的广阔舞台。
本次馆校合作重点突出三大特色:一是构建“科技馆课程资源包”,将农业科技、生态环保等主题科普内容转化为校本课程;二是创设“双师课堂”模式,由科技馆辅导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项目式学习;三是打造“四季成长计划”,以油葵种植为起点,后续将开展气象观测、标本制作等系列科普实践活动。
此次学生科普实践活动是宜君县科技馆持续创新“馆校合作”的又一举措,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科学、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机会,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今后,宜君县科技馆将不断创新“科普+课堂”的工作模式,与全县各学校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校内校外融合,打造馆校结合科学教育体系。(供稿:宜君县科技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