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新课标“跨学科协同育人”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多学科教学活动中,4月3日,汉阴县凤台小学教共体核心校围绕“思政练兵展风采 学科融合育英才”主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政大练兵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办,凤台小学承办,县教研室教研员汪巧、邓良红老师,教共体成员校教师共计120余人参加活动。
展示环节,各学科教师们思路清晰,讲授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素养。他们在自己主学科的基础上,紧扣思政课程的核心要点,选取当下鲜活典型的素材,以多种教学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要点和授课内容,多角度挖掘课程资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夏福玲老师执教的是语文思政课《长相思》,她以深情的导入引领学生走进词作的意境。教学中,注重诵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情感。对字词的讲解细致入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意。通过赏析词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使学生深刻领会到诗词的魅力。
粟芳老师执教的是语文思政课《热爱中国共产党》,教学过程中,她紧扣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融入丰富的图片与视频资源,将抽象的思政概念直观地呈现出来。粟老师巧用类比,借助花朵与太阳、鸟儿与天空的依存关系,结合展现党的发展历程视频,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党情感。这堂课不仅为低年级思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极大提升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更让爱党爱国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助力其茁壮成长。
杨照丽老师执教的是思政课例《我们的好朋友》,她以亲切的教学风格,深入探讨友谊的内涵与真谛,导入环节引入歌曲《找朋友》更是将孩子们的兴趣提升到最高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点滴故事,鼓励他们勇敢分享,在知识传授间渗透人际交往的价值引导,助力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廖尔梅老师执教的是思政课例《生活离不开规则》,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认识规则”、“寻找规则”、“讲解规则的必要性”、“认识规则的作用”四个模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建立规则意识,懂得生活处处有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
古飒飒老师执教的是思政课例《餐桌上的浪费》,古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浪费现象引入思考:浪费的危害有哪些?应该如何做?从农民伯伯辛勤耕作的视频中理解每粒粮食都饱含汗水,深刻认识到杜绝浪费、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姜显群老师执教的是数学思政课《正负数的意义》,姜老师借助电影《长津湖》的情节,引领学生进入具体情境,感受情景中的“收入与支出、赞成与反对、零上与零下、高出和低于”相反词语意思,进而体会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更在观看过程中了解到抗美援朝的历史,体会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在潜移默化的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
杨林老师执教的是数学思政课《乘法分配律》,他以凤台小学3月12日师生“环保植树”活动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计算、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自主探究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了知识教学与环保教育的有机融合。
洪义竺老师执教的是数学思政课《质数与合数》,洪老师以形入数,数形结合,通过数字王国里的分类游戏,传递团结协作的价值真谛。
王国玲老师执教的是美术思政课《家乡绿梦》,她从非遗传统文化剪纸引入,通过三组二方连续的剪纸图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到最高处。接着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用剪纸方式装扮文峰塔,让孩子们在色彩间播种绿色发展的家国情怀。
展示结束后,评委们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点评。他们分别从选题、切入点、课程设置、讲课技巧、语言表达、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点评与指导,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思政大练兵教学展示活动,学校始终以“红色领航·立德树人”为指引,积极探索“党建 + 思政”“党建 +”的创新工作模式,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这一举措不仅深化了党建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更让思政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推进“党建+”活动,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实现全方位育人,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力以赴,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为推动汉阴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持续奋进。(翁 莎)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