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商南:法治护航非遗传承 携手共绘非遗保护新蓝图

4月16日,商南县非遗传承人座谈会在县文化馆五楼会议室圆满召开。县检察院、县文旅局、县文化馆非遗保护相关人员及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以座谈会为纽带,共商非遗保护新路径,开启“法治+非遗”协同保护新篇章。

IMG_256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走进文化馆非遗展厅。在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方圆的引导下,大家近距离感受商南民歌、传统手工艺等非遗瑰宝的独特魅力。草鞋编织的经纬交错、民歌旋律里的山野回响,无不诉说着商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续座谈注入灵感与期待。

IMG_257

座谈会上,方圆主任以详实的数据与鲜活的案例,汇报商南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现状,勾勒出传承的机遇与挑战。随后,传承人代表们敞开心扉——从老手艺后继无人的隐忧,到创新推广遇阻的困境,句句肺腑,引发全场共鸣。

IMG_258

商南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甲以专业视角展开解读,从检察机关职能切入,为非遗保护注入法治动能: 提出检察机关非遗保护“组合拳”:法治防线:严惩侵权犯罪,监督行政漏洞,筑牢非遗“安全网”;协同共治:联合文旅、公安等部门,信息互通,专项攻坚;全民传播:借新媒体讲好非遗故事,以案释法激发公众参与热情;传承新生:解决传承人实际困难,推动非遗与文旅、农产融合,让传统“活”在当下。

商南县文旅局副局长李远山总结发言,部署五大重点任务,为传承工作锚定方向:夯实根基:普查非遗资源,建电子数据库,扩充县级名录,冲刺省市级申报;育强队伍:规范传承人认定,政策扶持“传帮带”,设立传习基地培育新生力量;抢救记忆:用音视频记录濒危技艺,让草鞋编织、民歌演唱等工艺永不失传;产业破局:挖掘非遗经济价值,开发手工艺品、文旅伴手礼,以产业反哺传承;声量突围:擦亮商南民歌大赛品牌,非遗传承人、文化馆齐发力,让商南故事“破圈”传播。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更是一次行动宣言。从展厅里的指尖温度到会议室的法治思辨,商南县正以“保护+传承+创新”的立体路径,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未来,商南县文化馆与多部门将持续协同,非遗传承人潜心坚守,共同书写商南文化传承的璀璨篇章! (文字:杨芳 图片:魏华、雷霄)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