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乾陵博物馆:“云”赏国宝图鉴 传承中华文明

玉在山而草木润

渊生珠而崖不枯

古人爱玉、尊玉、赏玉

因为它晶莹剔透,温润有度

独居大自然的物质魅力

IMG_256

玉,石之美,有五德,晶莹而剔透,温润而光泽。我国先民对玉非常崇拜,不仅最早制造并使用玉器,而且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

乾陵精品文物

在唐乾陵陪葬墓之一的永泰公主墓中,出土了3件玉器格外引人瞩目,经过专家检测,无论材质还是工艺都是汉代上乘玉器。这3件汉代玉器分别是镂雕螭纹出廓璧、走兽游鱼玉珩和谷纹玉璜。

镂空螭纹出廓玉璧

该玉为青白玉,出土时已经残缺,残存部分外径7.5、内径2.2、厚0.3厘米。佩中为一圆环,环外饰镂空蟠螭,外为一较大圆环,玉璧的外缘及出廓部分损毁,璧内孔缘完整无损,孔缘中心下凹,两面均饰以双阴线。璧面上镂雕两条螭龙,螭龙头部呈梯形,阴线雕刻双眼、双眉及长鼻,双耳及鬓毛高耸,螭颈方向阴刻独角。螭龙肩生翅羽,臀部和翅膀上均有阴刻的圆圈纹,长尾后曲回卷。

走兽游鱼玉珩

此玉为传世汉玉,玉质晶莹剔透,雕琢精细。从这件玉器上所钻的三个孔来看,玉珩为组佩之一,位于组佩上端,起平衡提挈组佩的功能。永泰公主墓中出土的这种动物组合造型的玉珩,在汉代佩玉中是很罕见的,而上兽下鱼的图案在山东滕州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也有案例。其青白色玉质,是汉代和田玉所独有。可见,其为东汉时期以和田玉为原料生产的玉器。

谷纹玉璜

青白玉,板雕,璜为三联璜之一,形状为三分之一圆环。器物通长14、宽13、高5.5、厚0.3厘米,璜体内外圈雕琢凸起边轮,中部区域饰凸起带芽谷纹,谷纹颗粒饱满,距离两端的中间部位钻有一小孔,小孔偏向外侧,用于系挂。此玉为传世汉玉,为唐人所用,玉质晶莹剔透,雕琢精细,被认为是由西汉时期的谷纹玉环改制而成。(丁  伟)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