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实践能力,教育学生铭记历史,奋进当下。2023年4月18日,延安市安塞区初级中学七年级714名师生赴延安、南沟参加以“寻访红色足迹,体验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
参加开营仪式,明确研学意义。到达枣园1938广场后,教官带领全体同学进行了热身训练,随后任校长宣布本次研学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同学们用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我爱祖国”“我要让祖国繁荣昌盛”
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传承红色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积极宣传红色精神,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把红色精神潜移默化成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和灵魂。全体师生在东方红大剧院观看大型红色主题演出《延安延安》。该剧以一段爱情故事为缩影,反映了革命圣地延安,为广大爱国志士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延安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整体演出融合了歌舞、杂技、话剧等多种形式。演出贯穿了荡气回肠的音乐旋律、优美的信天游民歌、唯美炫目的舞蹈、杂技动感的画面、铿锵激昂的陕北腰鼓、热闹红火的大秧歌,通过观看使学生明白,而今生活在和平时代,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了和平和统一而牺牲的同胞们。大家应该学习和传承先辈们不怕牺牲,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爱国奉献的革命精神。
探访革命旧址,坚定理想信念。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时代的沧桑感使学生们更对其产生一种久违的眷恋和心灵的洗涤,这种沧桑感使他们内心油然感恩于现在,感恩于远去的一代先烈,眷恋他们那种坚韧不拔,理想与信仰高于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
同学们认真聆听导游的讲解,到各个院落、房间,切身体验当年中国领导人的生活轨迹,感受他们虽生活艰苦,却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参观革命纪念馆,汲取奋进力量。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人没有魂。走进革命纪念馆,用心去感受和领悟。重温那段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培养他们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学习那种高于一切的奉献精神。同学们看展品,读文字,听讲解。他们聚精会神,不时发出赞叹声。敬仰之情随之深化为自身学习的动力。
探寻农耕文化 体验劳动艰辛。“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为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同学们来到南沟实践基地。各班接过生产队旗后,兴致勃勃来到责任地。同学跃跃欲试,在园艺师的示范指导下,争先恐后干了起来。锄头刨,铲子挖,起垄、覆膜、播种、覆土,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头顶烈日,脚踏黄土,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延安精神要在同学们身上继承和发扬。耕种结束后,孩子们回到基地,体验生火做饭,磨豆浆、蒸南瓜和红薯的生活。
在团建游戏的欢声笑语中,同学们释放着学习的压力。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孩子们又为自助烧烤忙起来。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内心的喜悦洋溢在脸上。听着动感的音乐,踏着有力的节拍,喊着响亮的口号。
此次研学旅行,不仅让同学们释放了学习压力,缓解了焦虑情绪,而且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对学生养成积极乐观、文明进取的良好心态起到促进作用,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让他们了解了革命历史,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增强了他们生为延安人的荣誉感、使命感。(刘 琦)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