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武功县三个非遗项目入选咸阳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咸阳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县《武功古琴技艺》、《观音堂竹藤编织技艺》、《弓家老碗面制作技艺》等3个项目位列其中。

IMG_256

《武功古琴技艺》近代可追溯至晚清的黄王氏,传至现在的第四代,经历了140多年的历史。当代传人李庆,受家族音乐氛围影响,从小以弹琴为乐,在家学传承的基础上,又拜国家级古琴大师王永昌先生为师,得中国音乐学院黄梅教授指点。积极进修参访于古琴多个门派,集众家之长以修自身琴技,形成了细腻动人、稳健洒脱的琴风。

IMG_256

《观音堂竹藤编织技艺》从1976年继承了祖传的编织工坊,经过数十年深入钻研,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竹藤编织工艺技术,后成立武功县竹园编织专业合作社,在专职生产和销售竹藤编织制品的同时广泛传授竹藤编织技艺。合作社是一个以残疾人为主要群体的民间传统技艺团队,所有从业者仅仅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项目因此几度处于濒危边缘,亟需保护。

IMG_256

《弓家老碗面制作技艺》起源于民国时期,其创始人弓老先生一直赶集上会售卖手擀面,故以“弓家老碗面”命名。二代传承人弓文井继承了父亲技艺后,于60年代在村子生产大队担任厨师,由他制作的面条柔韧劲道、华润爽口,引来了周边村落和国营食堂的厨师们竞相学习,从此弓家老碗面又被称为“弓家大队老碗面”,现传人弓磊学习5年后正式继承,由于其经营思路的转变,弓家老碗面又恢复了往日座无虚席的场面。

截止目前,武功县共有7个项目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个项目入选《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政府共公布69个项目列入《武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供稿:武功县文化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