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凤县红花铺镇:坚持党建引领 助推乡村振兴

2023年以来,凤县红花铺镇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红花铺村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实施“凤凰计划”、实现“五个倍增”、做实民生“五本账”上下足功夫,全村呈现出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IMG_256

加强政治建设,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红花铺村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余次,坚持关于基层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三农”工作相关的重要论述。今年以来,与县级部门、镇机关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5次,并组织党员为家庭缺劳力农户采收花椒、玉米等农作物4次。

强化动态监测,防返贫成效显著

红花铺村开展进村入户发放“防返贫政策申报明白纸”,实现“线上”APP和“线下”书面申请相结合,拓宽农户自主申报渠道。村“四支队伍”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排查走访,每月对行业部门反馈的数据逐户排查核实,已排查全村农户341户1139人,排查发现问题13个、疑似风险户13户25人,更新补正信息数据22条,制定完善帮扶措施15条。对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坚持开发式帮扶促进稳定增收,安排村级道路养护、公厕管护等公益性岗位11人,1+10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岗位8人,开展技能培训30人次,帮助13户实现就业,6户发展产业;对9户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及时纳入低保、特困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进行兜底保障,防返贫成效显著。

狠抓产业就业,聚焦聚力促增收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食用菌、中蜂、药材等特色产业,带动全村120户400余人增收致富,预计2023年人均产业收入4356.5元。并以村集体经济劳务队为核心,实现全村劳动力642人中转移就业540人。村集体还在魏家湾河坝集体土地种植玉米30亩,收入7万余元,前期种植、锄苗等农活,带动脱贫户8户80人次务工。今年尝试种植的2亩糯玉米,在凤县超市、宝鸡农贸市场受到一致好评,为村集体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村劳务队就近就地参与红花铺村“最美巷道建设”、五组魏家湾生产用房修建和外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带动一般户务工10户200人次,脱贫户5户100人次,全年,劳务队预计收入4万余元。今年红花铺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万,同比增长13%,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IMG_256

统筹结合推动,久久为功促振兴

根据群众的建议和需求,村委会自筹1.5万元在五里庙硬化400㎡椒果交易广场1处,解决了78户农户无椒果交易场所的难题。在五组魏家湾更换人饮管道150米,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务工10余人次。在三组红花沟蓄水坝彻底清理淤泥、堆沙,清洗蓄水池,投放消毒剂,对周边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依托包联单位市监局积极向县财政申请“一事一议”项目为红花铺村二组、七组安装路灯19盏,在六组龙窝修建高3米,长160米铅丝笼河堤,全村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每月10日召开“百姓说事会”,集中受理协商解决群众诉求问题,今年解决群众诉求 23余条,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以最美巷道为主题,全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节点“车站巷”,积极向上级部门对接申请资金,采取“集体经济出一点,包联单位帮一点(县市监局出资1万元),上级部门给一点(县水利局捐助40吨水泥),党委政府补一点,动员群众添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发动干部群众利用废旧日用品、闲置建材等物资,积极参与最美巷道建设,制作了一批别具创意和富有农趣的街道景观。

IMG_256

推动文化振兴,树立正确导向

“三八节”当天村上广大妇女自编自导,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以唱歌、广场舞等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歌颂美好生活,畅想美好未来,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展现了新时代女性健康、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在“端午节”镇村干部和志愿者在幸福院为老年人包粽子、炸油糕,干部群众一起拉家常、话变化,共聚幸福午餐,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下一步,凤县红花铺镇红花铺村在抓党建、守底线、促振兴上持续用力,补齐短板抓落实,坚持不懈惠民生,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通过建强组织,整合资源,探索党组织引领、集体经济发力、促进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常嘉)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