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靖边县红墩界镇:农业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硕果累累”

发展制种玉米,打造特色产业。近年来,红墩界镇立足土地资源广阔优势,依托科技兴农战略,因地制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制种玉米产业,形成了以硕红农业和乐峰农业合作社为龙头企业、村组为纽带、制种企业包收的“政府+企业+村支部+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户”的模式,制种玉米繁育、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全产业链条在该镇协同发展,撑起了榆林市制种玉米的半壁江山。2023全镇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达22000亩,产量达1.1万吨,产值达1.01亿元。2024年,计划将全镇制种玉米规模扩大到3.6万亩,并配套延伸壮大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耕播收机械化水平,持续优质品种,扩大种子加工生产线、玉米果穗烘干生产线、玉米籽粒烘干生产线、加工车间、晾晒储存等规模,成立靖边县种业协会,大力培养制种玉米专业技术人才,保证种子质量,全力打造集种子“育繁推、产加销”一体的全省一流制种玉米基地。

IMG_256

鼓励庭院经济,发展乡村采摘。按照“抓示范点先行先试、复制扩展全面推广、总结提炼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以高效开发利用农村房前屋后、庭院资源为主线,投资40余万元,因地制宜发展采摘型、园艺型、休闲型等特色庭院经济50户。今年红墩界首届乡村采摘节顺利举办,采摘节让农户家的樱桃、大杏等销售一空,每亩樱桃为农户带来3万余元的收益,每亩金太阳杏为农户带来2余万元的收益。同时,设计打造网红打卡点,增加旅游观光吸引力,利用网络、网红宣传,增加游客流量,带动庭院经济的发展。庭院经济将农户庭院美化融入乡村旅游大环境,人居环境提升与致富增收相得益彰,真正把乡村“小农家”建成致富增收“后花园”。

IMG_256

深化“三变”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镇土地整合程度已达74%。整合后的耕地实现“一组一田”“一户一田”,土地集中流转,承包经营,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红。在土地利用率提升25%的同时每亩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26%;相较于整合前的土地,现在的流转承包费翻了近3番;现代化、机械化耕作,解放出的劳动力可到旅游区及周边地区务工,农民增收30%;地棱地畔大量缩减,地界纠纷也大幅度下降。更利于乡村治理,涵养文明新乡风。1.16万亩高标准农田即将动工实施,规模化、科技化、集约化的种植,大大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增产又增收。(师 妮)

责编:张颖

编辑:文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