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川县英旺乡立足实际,切实为民办实事,探索群众增收致富新方向。通过以“增动力、添活力、聚合力”为主要内容的“三力”举措,走出了一条食用菌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好路子”。
转变观念“增动力”。组织乡、村干部、有发展意愿的农户赴丹州街道办、黄龙县圪台乡、河南省西峡县观摩学习食用菌种植。通过在香菇种植示范基地听取讲解,在菌棚内实地观摩菌棒出菇情况,在现场与种植户交流等方式,让大家对食用菌种植以及收益有了一定了解。同时向群众宣传《2023年宜川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宜川县进一步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政策扶持,降低群众产业发展成本,增添群众食用菌发展动力。
示范引领“添活力”。英旺乡茹坪村2022年采取“支部统筹、能人带动、统一管理、品牌营销”的思路,将原有53座低效弓棚高标准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截至目前,菌棒上架40万棒,收入62万元,带动周边26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实现了集体增收、务工就业、学习技术三份收益,为英旺乡食用菌发展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实践经验。为带动群众利用庭院闲置空间发展食用菌,英旺乡茹坪村党员兰保平带头在院子搭建长6米、宽3米的食用菌棚一座,累计上架800菌棒,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通过基地发展、党员示范引领,目前全乡有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食用菌意愿的农户达到60余户。
村企联建“聚合力”。食用菌产业无论是基地生产,还是散户庭院种植,群众都能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目前,英旺乡通过“优势互补、品牌销售、资金共管、风险共担”利益联结发展机制,引进河南西峡食用菌公司在羊道村合作建设食用菌基地,计划建设单体大棚,双联栋大棚,配套冷藏库、烘干线、包装线。群众可以就近务工获取劳务收入,也可以依托基地的技术指导和菌棒供应,自建大棚、养菌出菇实现增收。同时,计划推行“公司管两端,中间交给群众干”的经营方式,由公司具体负责培育菌种、生产菌棒这个前端和市场营销这个后端,把养菌出菇这个中间环节交给千家万户,解决群众销售顾虑,保障获得稳定收益。(供稿:宜川县英旺乡)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