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镇坪县城关镇:春耕药材种植忙 群众增收有“良方”

时下正值春耕时节,在镇坪县城关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跃然眼前。

在新华村大田里,十几名村民们分工协作,选苗、剪苗、配药、扦插、浇水、覆膜等程序步骤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只见一株株葛根苗排列整齐向土地深处扎根延伸,贮存养分,等待移栽……

小河村村民培育葛根苗

“扦插葛根苗时,密度要适当,为利于苗芽发育,把有茎节短的一端朝上,且不能没进泥土……”镇坪县中药材种植技术专家正向村民耐心细致讲解葛根育苗技术,并进行现场操作示范。

“村里发展葛根产业让我们增加了不少收入,就地务工又能照顾家又能挣到钱,一天下来不仅能挣到150元,还学到了不少药材种植方法。”脱贫户徐海茹乐呵呵地说。

3月以来,镇坪县城关镇小河村葛根育苗基地里也一直“人气不减”,每天都有30余人在田间扦插种苗,经过半个多月的辛勤劳作,小河村葛根育苗基地已栽培葛根苗170余万株。

“秦巴山区是葛根优生区,自然环境非常符合其生长需求,葛根素有效成分含量远远高于其他产区,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实现葛根特色种植驯化刻不容缓。”城关镇镇长张祖鹏说道,“目前已栽培葛根苗250余万株,可满足1.4万余亩林地移栽需求。”

在镇坪县城关镇,像这样通过地域优势种植中药材增加收益的群众比比皆是。文彩村村民黄德国就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2021年,黄德国看中了白坪村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在青坪、白坪片区打造了药用青梅产业园,将61户农户牢牢镶嵌在占地500余亩的产业园中,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经济、增收致富的创新之路。

一花不是春,独木不成林。如今,黄德国又瞄准市场发展起了金荞麦种植。在镇坪县城关镇白坪村五组水田塝,20余名村民们正忙着翻地、打穴、播种、覆土,各项工序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谈及在家门口实现产业发展,黄德国笑容满面地概括为“干就完了,心里十分踏实”。“现在种植中药材,县上镇上配的有产业技术骨干,村上配备产业技术指导员,多方力量为我们发展药材种植保驾护航,我们种植起来得心应手多了。”

“目前,金荞麦已被国家纳入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我在重庆永川考察后得知镇坪的生态环境十分适合金荞麦生长,且种植技术简单,投入小、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目前已储备种苗1万余斤,预计到3月下旬可完成种植150余亩。”黄德国说道。

中药材产业的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正是镇坪县城关镇上下全力以赴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建设秦巴生态经济引领区的一个有力实践。

如今,随着黄连、葛根、淫羊藿等中药材品种以及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致富带头人数量逐步增加,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日益壮大,联农带农机制成效日渐凸显,城关镇中药材产业正全面快速发展,首位产业打造出的提质增收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稳。(张静)

责编:朱刚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