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佛坪县大河坝镇:“千万工程”赋能乡村“蝶变”

为了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的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以来,佛坪县大河坝镇以“千万工程”为指引,把人居环境整治摆在重要位置,压实环境整治责任,集中力量、精准发力,扎实开展春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春光春景添彩增色。

战略擎画开新局,一张蓝图绘到底。近年来,大河坝镇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精准发力,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多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绘就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IMG_256

以生态为“基”,擦亮美丽乡村“绿”底色

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切入点,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区分高山村、平川村、移民村的不同现状,不搞“一把抓”“大帮哄”,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每村形成一套适宜的方案,坚持就地取材不大拆大建,发挥各村能人巧匠作用,多花心思少花钱,巧妙打造“一户一策一景”微景观,汇聚成整村良好的整体效果。通过“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模式,带领群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积极转变,不断开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局面。坚持“周巡察、月评比、季考核”制度,累计通报43期,整改问题300余个。率先试行积分奖励制度,将环境整治成效与项目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等挂钩,倒逼各村比学赶超,切实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焕新颜。

以产业为“笔”,擎画美丽乡村“兴”蓝图。

坚持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大力推行“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机制,规范运营秦之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发展食用菌100万袋,销售额达500余万元。因地制宜持续壮大天麻、猪苓、山茱萸、猕猴桃、草莓、高山冷水稻、肉牛等特色产业种养殖产业规模,指导种植大户规范建设山茱萸、天麻种植园2个,建成社区工厂2个、规模养牛场1个,吸纳80余名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聚焦“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整合陌上花开、萍水相逢、良溪合居等精品民宿,打造生态旅游线路2条,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绿水青山”正有效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IMG_256

以民生为“墨”,书写美丽乡村“和”篇章

坚持以乡风文明“小切口”助推乡村建设“大文明”,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治理模式,规范完善“一约一团五会”,将全镇323名党员、50名法律明白人、11名法律顾问嵌入1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51个基层治理网格中,构建起“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基层法庭+网格”的联动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深入践行“三下”工作法,推动干部下倾、力量下沉,常态化预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深化文明镇村、文明家庭创建,推动乡风文明、民风淳朴,持续增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指数。

新征程上,佛坪县大河坝镇将持续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谱写新时代佛坪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奋勇争先!(李振威 李红亚)

责编:刘萌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