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宁强县大安镇深入学习用运“千万工程”经验,把“千万工程”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将“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工作同步开展、同频共振。
特色产业“固本”,乡村根基强起来。全镇耕地总面积80975亩,常用耕地面积54644亩,其中水田8984亩,粮食主产玉米、水稻、小麦和薯类杂粮,粮食总产14604吨,油料总产4585吨。持续扩大烟、药、菌种植面积,围绕“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规模化畜牧养殖、家庭经营干果销售、千亩烤烟基地、中药材种植、食用菌产业园、无土气雾栽培蔬菜园区等多种经营产业迅猛发展。
基础设施“塑形”,乡村建设优起来。整合镇村(社区)两级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规范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开通大安镇宁强火车站“绿巨人”动车停靠点、宁强—大安16路公交车,运行金牛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筹资70余万元对原镇文化站进行提升改造,完成滨江路停车场80个停车位建设、实施集镇行道树修剪、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完善文体活动广场,举办活动赛事。集镇作为人民群众宜业宜居的区域中心愈发凸显。
人居环境“美妆”,乡村颜值亮起来。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做起,改善村容村貌,到改水改厕治污,围绕“改”字塑风貌,结合“治”字提内涵,以周二环境卫生整治日为抓手,重点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进行集中整治,通过“支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不断开创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新局面。
文明乡风“铸魂”,乡村底色美起来。把开展“千万工程”同提升群众精神风貌、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有机结合起来,将“文明村”、“民主法治村”等建设同“和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村居民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着力构建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儿媳”和“新时代农民先进典型”等道德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组织村(社区)、学校陆续开展了迎新春、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庆“七一”等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配合文化惠民演出11场次,观看群众达1100人次。
下一步,宁强县大安镇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细化工作措施,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不足、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促进各项措施落实,让“千万工程”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落在广大群众的心头上,多方行动,共同打造文明整洁、生态宜居、绿色环保集镇!(黄星铭)
责编:刘萌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