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洛南县保安镇文峪村村民刘刚民的家门口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邻里乡亲,大家欢聚在一起,共同见证了其女儿刘敏的一场婚事新办、简办的婚礼。
家门口的仪式、4辆亲友提供的婚车、200余元一桌的宴席就是这场婚礼的全部“配置”,新人现场讲述了情感经历和婚事简办的感想,观礼的群众为新人喝彩祝福,也积极参与撒喜果等互动环节,整场婚礼节奏欢快有序、气氛温馨浪漫。
这场婚礼在筹备之时,这对新人已经决定婚礼一切从简,但对婚礼仪式没有考虑太多。镇、村两级工作人员得知消息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经过沟通,原先500元一桌的宴席降为200余元一桌。为帮助新人把婚礼办得喜庆热闹,同时号召更多群众积极响应移风易俗的新风尚,文峪村村委会主动为新人策划了婚礼仪式,动员了近20名志愿者参与婚礼服务,他们中有的是专业婚礼司仪,有的是民间舞蹈团队,还有的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成员,志愿者各司其职,为这场特殊的婚礼锦上添花。
村里一位老人感慨道:“现在好多人结婚都去大饭店,一桌饭菜、一些仪式动辄就几千块钱,又浪费又麻烦。今天的婚礼简单又热闹,司仪和舞蹈表演还都是免费的,真是太好了!我回去一定要和亲戚朋友们说,以后家里晚辈结婚就也要按照这个流程来!”
为了表彰新人家庭对移风易俗工作的大力支持,文峪村党支部书记现场为新人送上祝福并颁发了文明家庭的荣誉奖牌。这场没有豪华酒席、昂贵车队的婚礼通过家办宴席和民间文化相结合的方式,简单质朴又不乏仪式感,既见证了新人的幸福,也收获了来自邻里乡亲的祝福,更传递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这场让“甜蜜减负”、让“幸福加分”的婚礼是保安镇大力倡导婚事新办简办的典型,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化移风易俗内涵的实践成果。
今年以来,保安镇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根据各社区特色和不同时期移风易俗的侧重点,因地制宜,先后开展了村民自选“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文明家庭”、没有酒席的“升学宴”等活动,皆获得热烈的反响,文明新风正吹进保安镇千家万户。
下一步,洛南县保安镇移风易俗工作着力点将在探索“仪式感”元素上,让婚事、喜事等在减排场、减攀比、减负担的同时增仪式、增情感、增文化。各村(社区)将开展移风易俗“仪式感”试点,打造典型案例,制定流程模式,再由点及面、全面推广,让移风易俗在全镇蔚然成风。(齐彦昭)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