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志丹县杏河镇:推广科学种植 助农民增产增收

今年以来,志丹县杏河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三化合一”发展攻略,通过遏制耕地“非粮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复耕、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等措施,加大对农民种植粮食的扶持力度,探索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实现粮食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在志丹县杏河镇牛寨村小杂粮种植基地里,一台台集翻地、覆膜、播种、施肥为一体的专用播种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村民们也忙着施肥、装管、压土,一片繁忙的农业生产景象。

IMG_256

杏河镇牛寨村村民 牛世民:我们农民自己种一点谷子,又慢,产量又低,像今年的机器给我们种的庄稼,又快、产量又高,收入比我们自己种下的产量高。

今年以来,杏河镇牛寨村紧盯生态、绿色、有机富硒小杂粮生产,依托土地集中连片优势,按照“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精心打造富硒香谷米种植基地300亩,除了运用机械化种植外,还引进了旱地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达到节水抗旱、节本增效的作用。

杏河镇牛寨村党支部书记 张志亮:这样一来,使得我们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

今年,牛寨村通过科学化种植,300亩的富硒香谷米种植预计亩产将达到400公斤,比传统种植亩均增产150公斤,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84万元。

IMG_257

今年以来,志丹县杏河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三化合一”发展攻略,通过遏制耕地“非粮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复耕、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等措施,加大对农民种植粮食的扶持力度,探索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实现粮食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截至目前,全镇11个村党支部办起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通过“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小杂粮加工厂2个,香谷米种植基地8处2400余亩,荞麦种植基地4处1500余亩,辐射带动全镇种植香谷米、荞麦、玉米等特色小杂粮2.55万亩。(宗孝玲)

责编:刘涛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