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临,春天里漫山似雪的李子花如今变成了圆滚滚的果子,放眼望去,一颗颗饱满圆润、红紫相间的李子隐藏在翠绿的树叶间,散发出诱人的果香,果林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一派喜获丰收景象。
“今年的品种青脆李最多,也有蜂糖李、太阳李,7月7号开园,开园当天就销售了四千多斤,来园里采摘的人非常多,我们是绿色无污染种植的,一边摘一边吃也放心。”白河县茅坪镇大山村栗树洼李子园负责人阮斌说道。
大山村栗树洼海拔高,气候、土壤、光照特别适宜发展李子产业。2020年,阮斌去成都考察,发现蜂糖李和青脆李尤其适合大山村的地理环境,且管理成本较低,收益较高,一次就买了将近一万株苗子回来种植。
“建园我就在这干活了,平时主要负责除草、施肥、剪枝,管护好果树。”除了在家种地,现如今在家门口又多了一份收入,栗树洼村民汪光芳十分的高兴。
2023年李子首次挂果,收成两万多斤,销售额达十七万元左右。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众乡亲,成功的经验让阮斌有了底气,住在栗树洼的有三十多户农户,在他的积极带动下,如今有十多户也种起了李子。
“以前栗树洼这片地种苞谷、种红薯,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改种李子,我这一亩多地就有5000多元的收入。”栗树洼村民奚后交手上忙着称重收款,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靠山吃山,勤劳致富,李子树变成摇钱树。“后面我打算继续给农户免费发放李子苗,免费管护,只要他们愿意种,我都带着他们,让他们多一份收入。”
从小在山里长大的阮斌,深知乡亲们的不易,带着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现如今,除了发展李子产业,阮斌因地制宜还发展了香椿、茶叶产业,盘活农村闲置土地700多亩,带动村民就业60余人,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白河县茅坪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挖掘乡土人才资源,通过搭建平台,健全奖补机制,激发乡土人才的创造力,充分发挥优秀乡土人才在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上的带动引领作用,打造乡村振兴“排头兵”,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方 倩)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