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沟村地处田庄镇北部,是全县的“‘三变’改革第一村”。古县志地产水果类记载有“柿、东乡多而南乡少,系用接木法栽培,以北谷镇安沟村产为最著,味甘色美”。今年来,黄陵县田庄镇安沟村坚持抓党建促产业发展,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柿子资源优势,努力发展具有安沟特色的柿子产业。
穿过上官隧道走进黄陵县田庄镇安沟村,一条整洁宽阔的公路映入眼帘,路旁苍翠欲滴的梧桐树摇曳起舞,避灾移民安置房古韵十足。放眼望去,一列列光伏板整洁靓丽,一片片翡翠梨示范园枝繁叶茂。行至南站附近,商贸楼工地机器轰鸣、设备不停,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正在施工建设的是柿子晾晒大棚和柿子饮品厂,即将建设连栋温室大棚,主要用于柿子苗木繁育和盆景制作,隧道右侧是我们新建的柿子风情园。”安沟村支部书记刘锋刚介绍道。
起初,村上提出来发展柿子产业,部分群众不理解,种柿子能挣钱?种出来咋卖?能卖多少钱?一度让产业发展陷入僵局。镇包村领导、“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全村党员,从田间地头到庭院炕头,挨家挨户做工作、谈发展、讲政策、算收益,将农户的古柿树、耕地等资源进行整合,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共动员26户105名群众共流转75亩土地发展柿子产业。
有了“梧桐树”,尚缺“金凤凰”。为了推进产业招商,镇党委牵头组建招商工作专班,多次前往西安、杨凌、富平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推介镇域内良好的投资环境、特色产业资源及惠企政策。经过多次考察协商,成功引进黄陵康成裕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在安沟村建设柿子产业园区发展柿子产业。
柿子产业的入驻,不仅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产,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为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为了保障社员和集体收益,安沟村党支部坚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由党支部牵头管理,合作社负责做好企业的后勤保障,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并做好生产经营,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获得收益,努力让强村富民“共赢”、集体群众“双收”。
据了解,按照项目建设规划,安沟村柿子产业园区是集柿子种植、研发、加工、销售、文化展示及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包含标准化种植基地(柿子风情园)、晾晒大棚、柿子饮品厂等。园区将深度挖掘安沟村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及遗存的古柿树文化遗产,全面推动柿子、柿饼、柿子饮料、柿子醋、柿子酒、柿染、柿子主题文旅研学等产业全链条发展,打造具有田庄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共富新样板。
日前,安沟村党支部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对47棵古柿树进行针对性养护、测龄、挂牌,为安沟村柿子产业发展持续做好文化背书。截至目前,集文化宣传、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销中心已经建成投用,65亩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和2座2000平方米的回字形晾晒大棚及饮品厂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预计10月可投产使用。园区建成投用后,仅保底分红一项,105名社员将实现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同时可提供70个就业岗位。
岁岁年年柿子红,“柿柿”如意人欢颜。柿子风情园里,青色的柿子缀满枝头,待到霜降后就会像一盏盏小红灯笼,不仅会映红乡亲们的面庞,也将映红安沟村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封金云)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