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流过田间地头,和美之风拂过万户千村。初秋时节,走进神木广大村镇,一排排整洁干净的住房,一片片长势喜人的庄稼,一条条尘杂不染的乡路,村企联合打造的高标准农田,政府出资修建的文体设施,欣欣向荣的农业产业,一幅幅清新美丽的和美景象尽收眼底,奏响了乡村振兴的铿锵交响曲。
近年来,神木市出台地方扶持政策,把握工农融合、村企联合契机,盘活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兴旺;以解决村镇突出问题为目标,以创建生态文明村镇为抓手,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建设,培育文明和谐的和美乡风;重点突出村镇特点特色,深入挖掘村镇文化资源,打造文旅融合新模式,建设和美乡村新形象。
村企结对兴产业,鼓起村民“钱袋子”,壮大集体“家底子”
“蔬菜大棚建成以来,我就在这儿打工,主要负责两个大棚的打理工作,一个月收入能有5000元,干活不累,比外面打工强多了。”沙峁镇石角塔村村民崔左娥说起村企联合为村民带来的好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工企之力开兴农之势。近年来,龙华集团在石角塔村流转1450亩撂荒土地,成立了龙华振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生态种养殖项目,建成750余亩高标准大田,主要发展肉牛产业和设施农业。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建成蔬菜大棚49座,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设肉牛养殖场,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务工收入每年可增加7万多元,村集体每年可收入100多万元,有效推动了石角塔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
龙华矿业公司只是神木村企共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神木市选择80家工业企业与88个行政村结对,充分发挥工业优势,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推进“党建结对共创、乡村产业共兴、产品销售共帮、就业人才共扶、原料基地共建、电商平台共享、股份合作共赢、乡村环境共治、文明乡风共育、乡村治理共提”10项内容,激活村企结对新动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神木市按照企业自愿、村企协商、优势互补的共赢原则,不断有企业加入村企联合的队伍,根据结对帮扶村镇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产业特色、人口构成等因素,帮助结对村镇加速建设基础设施,培优农业主导产业,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以村企联合之力架产业振兴之桥,深入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帮扶互助行动,不断促进农民自富自足、农业产业高产高效。
乡村建设推动城镇发展,村企联合共筑大美麟州。神木市通过开展村企结对帮扶,让发展之风吹到了千万家户,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问题,而且村民在企业建设的生态农业园还能学习到先进的种植技术,村企联合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企业提升自身、村镇整体向好的新态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神木市不断聚焦“两个关键”,紧抓工农融合,关注重点难点,打破旧模式,建立新方法,深入挖掘村企自身优势资源,加强紧密融合,深度合作;坚持围绕主导,突出特点,互补弱点,把握强点,以种植养殖等产业重点为核心,打造前期动力强、后期底劲足的村企互利产业体系。
村容乡风展新颜,村容焕彩“赢面子”,乡风涵德“保里子”
“原来我们住的是土窑洞,现在修了小别墅,家里有自来水、大暖、天然气。我还在院子种了黄瓜、西红柿、青椒等蔬菜。”村民马凤阳谈起自己生活的变化激动地说。走进店塔镇石拉沟移民新村,一幅生动和美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一栋栋整齐的洋房,一条条干净的道路,一个个欣欣向荣的蔬菜庭院……石拉沟村旧貌换新颜,在提高村容村貌的同时,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改变村容村貌的道路上,店塔镇倪家沟村也不甘落后,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加快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整修改造房屋建设,重新粉刷房屋外立面,目前居民区维修改造工程共计3万多平方米,外立面墙腻子已完成80%,屋檐拆除已完成70%。
和美乡村建设不仅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更要提升村民整体素质等“里子”。近年来,因神木各乡镇分布位置广,接壤多个其他城市,神木市充分考虑各乡镇当地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因素,制定通俗易懂、简便易行、针对性强的村规民约,不断夯实村级组织基础建设,倡导乡风文明。该市不断举行村规民约推进会,持续完善涉及村镇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对村规民约的主题、内容、形式等进行补充和完善。自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工作以来,各村镇坚持党建引领,把村规民约作为加强基层德治、自治的重要抓手,持续增强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和成效。
改善村容乡风工作,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环节,完善的村规、文明的乡风令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整体素质,大美乡村不断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各个乡镇还再续写着属于自己的和美故事。
农旅融合辟新径,根植特色“当引子”,文旅融合“铺路子”
神木市沙峁镇菜园沟村是当地有名的“旱码头”,这里红色资源和乡土文化丰富,如何利用好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成了菜园沟村的“大课题”。
“我们建设沿黄乡村民俗博物馆和红色文化广场,旅游产业越来越兴旺,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民鼓起了钱袋子,挺起了腰杆子。”菜园沟村监委会主任郭学丰介绍,菜园沟用特色乡土文化和深厚的红色资源,当作吸引客源的“引子”,坚持将资源整合、文旅融合作为破局的关键“点子”,深耕乡土文化,绘制和美蓝图。
近年来,神木市将和美乡村建设与民俗特色旅游相结合,在重点难点任务上持续发力,坚持“一村美”带动“镇街美”,“镇街美”撬动“全域美”,依托全市北部草原沙地风光和南部沿黄山水风情的地域特色,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农旅融合”的总体思路,科学分析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全面推进农旅融合。培育出万镇、贺家川、沙峁、马镇沿黄四镇“老屋感受新时光”民宿游、“黄河岸边古村落”探秘游、“田园采摘潮生活”休闲游、“庙宇石窟寻禅意”人文游、“慢行黄河生态廊道”风情游和“革命老区缅怀先烈”场馆游等旅游景点。
根植乡土特色,激发文旅活力。神木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紧抓产业、整合资源,发展文旅产业,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而砥砺奋斗。(来源:榆林日报)
责编:杨拴明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