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汉滨区中原镇卫星村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30余亩羊肚菌在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管护后,迎来了首批采收,奏响了春日里的“丰收曲”。
走进菌棚里,只见整整齐齐的田垄上,一朵朵形态可爱的羊肚菌争相破土而出,像一把把小伞盛开在菌陇上,菌株肉厚而修长,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菌床上。工人们拿着小刀穿梭于菌垄间,小心翼翼地采下肥厚鲜嫩的羊肚菌放进篮子中,丰收的喜悦映满脸庞。
今年53岁的陈代凤是中原镇卫星村村民,她娴熟地将刚采收的羊肚菌整理装框,羊肚菌产业发展给她的家庭带来了实惠。“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我一直在基地干活,工资收入可观,活也比较轻松,既能照顾到家里,每月还能有4000元的收入。”陈代凤对这份工作非常满足。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和药用菌品种,被称为“菌中之王”,因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
“羊肚菌属低温高湿性真菌,喜阴,一般在春夏之交出菇,卫星村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种植羊肚菌的资源优势。”卫星村村支书张梓清介绍,羊肚菌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且羊肚菌属于“冬播春收”模式,采收结束后,规划在空档期种植瓜果蔬菜,大幅度提升土地使用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我们的羊肚菌是去年11月份开始播种的,共种植了90多个大棚,经过两三个月的发菌,现在正式出菇,我们的羊肚菌有固定的收购商,有烘干、包装完整产业链,销路基本不愁的。”负责人介绍,从目前情况来看,羊肚菌亩产将在900斤左右,基地负责人李刚介绍道:“从去年我引进了羊肚菌种植,种植面积是30多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菇棚标准,增加亩产量,力争带动周边种植户参与羊肚菌种植,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羊肚菌在中原镇试种成功,不仅为群众撑起了一把“致富伞”,也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下一步,汉滨区中原镇将加大推广帮扶力度,引导农户积极参与进来,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收途径,将羊肚菌发展成为中原的新型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供稿:汉滨区中原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