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洋县:“有机”特色农业“钱”景宽

11月17日,正值初冬时节。走进汉中洋县的田间地头,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莲藕基地,随着水泵的冲洗,鲜嫩的藕节浮出水面;鱼菜共生基地青菜吐芽,鱼儿欢腾;产业园里,在自动化水肥滴灌和智能温湿度控制下,有机蓝莓正开花吐蕊;设施大棚里,黄瓜、辣椒鲜嫩翠绿;香菇棚里,冬菇圆润饱满,阵阵菇香扑鼻而来;粉条加工车间里,堆成山的红薯倒入打粉池;黑米茶、黑米酒系列生产线高效运转;一车车的厚朴、山茱萸正整装待发……

在洋县,像这样一幅幅繁忙、充满生机活力的特色农业壮阔图景随处可见。

近年来,洋县聚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有机产业集群和优质有机产品供给基地,深入实施三年行动规划,推动“一县一策”首位产业发展,累计建设有机基地115个,打造生产标杆示范基地10个、有机产品标杆示范加工生产线10条,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厚朴、有机牡丹基地,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3种18.23万亩、4.31万吨。

在此基础之上,洋县坚持做大做强“洋县有机”“朱鹮”“洋县黑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农业品牌体系,健全品牌运营机制,强化品牌市场营销。先后在经济发达地区、苏陕协作区设立前置仓、直营专卖店等品牌专营店26个,依托阿里巴巴、京东、832消费扶贫等发展电商企业78家,个体电商200余户,组织参加2024亚洲国际有机产品博览会、杨凌农高会等产销对接活动,截至三季度,洋县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到1.14亿元。“洋县黑米”和“朱鹮之原有机洋县”公用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洋县有机蓝莓创新开发设施化基质栽培新模式,实现品质、产量大幅提升。围绕设施农业发展,该县聚焦技术改进、规模扩大、品种多元、设施完善等维度发力,建成日光温室及镀锌钢管塑料大棚1709个,发展设施蔬菜1.03万亩,设施食用菌装袋量20万架950万袋。新建标准化生猪、肉牛养殖圈舍23栋,23900平方米。改扩建蛋鸡养殖圈舍2座50000平方米。扩建林麝设施养殖基地1处,建成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1座,仓储保鲜设施27个,总储藏量达到1万吨以上。

本年度以来,洋县共实施特色产业发展项目60个,总投入1.37亿元,打造“五个农业”市级示范园区13个,县级示范点35个,发展(认定)国家级及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97个,培育家庭农场280家,打造特色产业村75个,培育高素质农民1171人。

据统计,前三季度,洋县有机农业产值达到13.94亿元,预计全年完成农牧渔业总产值78.4亿元,实现一产增加值45.25亿元。今年以来,该县把加快发展有机、品牌、设施、智慧、观光“五个农业”和农业产业集群作为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园区引领、龙头带动,合作社衔接,特色产业村承载,持续推进农业强县建设步伐。(来源:陕西农村网 记者:胡小宁 通讯员:罗锐 姚新运)

责编:杨拴明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