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压舱石”。近年来,宁陕县城关镇八亩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作为城关镇唯一、宁陕县境内少有的聚集了生态旅游、农林产业、包装饮用水三大主导产业的村,八亩村不断壮大乡村产业规模,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稳定增收。
景美业兴,乡村旅游绘就“生态画卷”
在青山环抱、绿水潺潺的宁陕县城关镇八亩村,农屋在高速引线两旁鳞次栉比。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禀赋,2022年八亩村按照“政府统筹、镇村主体、市场运营、农民参与”的思路,改造闲置的老旧房屋,使之变身新式民宿。村集体有偿回收村民闲置老屋18处,改造民宿客房39间、青旅标间29间,争取资金完善配套设施,逐步形成高端民宿、自然教育、特色餐厅、社区生活、户外露营、生态稻田等六大板块的民宿集群“八亩溪谷”。
民宿的建设运营,不仅盘活了集体闲置资源,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改变了村容村貌,聚集了人气,实现了村企民三方共富共赢,为产业振兴提供了新样板。
固本强基,农林经济筑就“丰饶粮仓”
深秋的八亩村,漫山遍野层林尽染,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抢抓晴好天气翻土、施肥、移栽油菜,绘出一幅美丽的秋种农忙图。与此同时,孕育了一年的天麻也进入采收时节,村民们的身影在林间穿梭,他们戴着手套,刨开地上的杂草和败叶,熟练而谨慎地翻开泥土进行采挖,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八亩村有耕地1900亩、林地11.4万亩、经济林果园2100亩、县级农业园区1个、入驻经营实体4个,土地山林资源极其丰富。近年来,八亩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充分发挥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良晟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效应,引导农户重点发展“猪苓天麻、鲜食玉米、中华蜜蜂”等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大豆、魔芋、生猪”等传统产业,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2024年,八亩村发展有机杂粮种植1300亩,其中大豆玉米复合种植800余亩,鲜食玉米500余亩;种植天麻400亩,猪苓600亩,林下魔芋600亩、林下药材1000亩;本年出栏商品猪4780余头,现存栏2200头,实现年收入956万元。吸纳当地群众300人次务工,人均增收达1200元以上,为全面实现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因地制宜,包装饮用水扬帆“发展蓝海”
走进八亩村安置小区,曾经闲置的社区工厂又传出机器轰轰的声音。秦脉清泉包装饮用水公司的标准化生产厂房,让“沉睡”的资源变成了“流动”的财源,也让八亩村集齐了三大主导产业的最后一块拼图——包装饮用水产业。
厂房内,只见全自动饮用水生产线在高速运转,20多名员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灌装、喷码、贴标、包装、搬运作业。一桶桶、一箱箱排列整齐的饮用水从流水线上下线,完成了从一滴原生态山泉水到一桶包装饮用水的华丽转身。
据悉,该项目于2024年8月顺利投产,一期年产各类包装饮用水2000-3000万瓶产品销量十分可观,尤其是自主研发的秦岭四宝“锶享”山泉水,包装设计新颖、水质口味极佳、市场反响热烈,为全镇乃至全县包装饮用水产业打造了亮点,树立了标杆。
“产业兴则百姓富”,宁陕县城关镇八亩村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凝心聚力、久久为功,做大做强生态旅游、农林产业、包装饮用水三大主导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高林)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