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栅栏,造型别致的凉亭,五彩轮胎防撞墙,与风景相得益彰的标语,别具一格的停车区……驱车行驶在岚皋境内的国省干线公路上,这些景致无不让人印象深刻,共计115.87公里的岚皋国省干线公路旅途,已悄然变成过往司乘人员眼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日前,记者在国道541岚皋县蔺河镇境内的一处公路停车区看到,正在这里停车打卡的游客看着眼前壮观的蔺河电站大坝,由衷的赞叹道,“以前每次路过这里,都想停车看一看电站大坝,但苦于停车不便,便只能坐在车上匆匆的看一下,现在有了这个停车区,不仅可以近距离感受大坝的壮观,还可以休息,这个停车区建的真是太有心了!”
自2022年起,安康市公路局便着力打造最美沿江路和秦巴1号风景道两大路旅融合发展工程。岚皋公路段养护国道541、国道211共115.87公里,是“安康——瀛湖——岚皋——花里——八仙——化龙山——镇坪——鸡心岭”黄金旅游线路重要路段,串联着瀛湖风景区、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南宫山风景区、巴山大草原、正阳大草原、天书峡风景区、化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鸡心岭等安康重要的旅游景区,是安康旅游景区最密集的国道,也是安康精品旅游线路。
据介绍,岚皋公路段按照“以路为媒、以路促游、呈现亮点、突出服务”的工作思路,遵循“因地制宜、生态绿色、路景交融、功能完善”的理念,充分利用公路沿线地域特色、人文历史、旅游景区的优势条件,加快完善公路基础设施,促进沿线的旅游经济发展。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岚皋公路段已完善了蜡烛山服务区,狮坪服务区路旅融合新业态,打造了水雾蔺河、化龙山观景台,路地共建公路沿线景观及停车位,完善了沿线旅游标识,公路文化品位显著提升,促进“公路+旅游”深度融合。
近期,气温骤降,在海拔2900多米的化龙大山上,冰淞覆盖、银装素裹,犹如童话世界里的冰雪王国,吸引游客前来赏景,感受冬日之美。
站在国道541化龙山观景平台,岚皋公路段副段长胡青青介绍说,“在这里,我们巧妙地将化龙山上的临时停车场和观景平台结合,不仅可以俯瞰山下蜿蜒的公路,还吸引大批游客打卡驻足,连山上的农家乐生意都被带火了很多。”
走进位于国道541沿线的岚皋县民主镇枣树村“客路故乡”民宿集群的红鑫山庄,老板娘唐玲正忙前忙后招呼着当天的顾客,饭点到,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端上桌,顾客们纷纷大快朵颐。
岚皋县民主镇枣树村农家乐业主唐玲表示:“以前我们这个村交通不便,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无法变现,村民大多选择外出打工。541国道建成通车后,到全胜寨的游客越来越多,顺道来村里看一看、吃农家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真是应了那句‘要致富先修路,路通百业兴’。”
岚皋县民主镇客路故乡工作专班副主任 鲁贵均:国道541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和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沿线道路的美化亮化,还是停车区、景观台的建设,都为过往司乘人员休息观景提供了平台,也为游客进村入户吃农家饭、住民宿提供了机会。
《陕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重点任务中强调发挥山水旅游优势,打造秦岭生态旅游精品;创建廊道型非景区旅游,推进度假旅游发展突破;重点推进文旅融合示范、“旅游+”产业融合等项目建设。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畅通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自驾游、自助游服务体系。
对此,岚皋公路段段长姚志国表示,在国家提出“交旅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安康市公路局“打造路旅融合新亮点、服务安康旅游发展”新要求下,岚皋公路段将抢抓机遇、积极行动、打响路旅融合新发展攻坚战,深入谋划打造秦巴1号风景道,力促境内国省干线公路由通行线向通景线、风情线、民生线、旅游线、振兴线转变。(来源:安康综合广播)
责编:张颖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