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宁陕县梅子镇:砥砺前行又一载 担当作为开新局

一载一印记,步履皆华章。2024年,宁陕县梅子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长期向好、向上发展,凝神聚气干事业,倾心尽力谋发展,奋力交出让组织放心、领导认可、群众满意的梅子“答卷”。

IMG_256

省市领导“到镇指导”

3月23日,市委书记武文罡到梅子镇调研精品民宿和引汉济渭水源保护情况。6月14日,市委副书记高晶华到镇考察。11月9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晓晖到梅子镇安坪村调研基层党建工作。5月31日,市政协副主席柯玉富到安坪村调研指导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生态旅游“点上出彩”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三个年”活动,以生态旅游强镇建设为抓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盯紧“六百工程”发展目标,如期完成“望梅山居”二期建设,7月1日投入运营。累计发放旅游“民宿贷”3笔35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改造和新建星级农家乐2家、“生凤与茶时光”“梅苑·云上山居”等民宿5家,遍布全镇3个村,民宿产业“全域开花”的局面正在加速形成。3月31日,在海南举办的2024国际文创周「县域无界」中国宿集高峰论坛暨2023雪鹿奖颁奖盛典上,宁陕县梅子镇“望梅山居”荣获“乡村之心·十佳年度村宿”称号。

景区创建“提质增效”

2024年1月15日,经安康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宁陕县子午梅苑景区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子午梅苑景区是西北首个以梅花为主的景区,占地面积120余亩,园内种有美人梅、送春梅、朱砂梅、寒红梅等梅花11个大品种群,含140余个品种,合计一万余株。在宁陕县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下,依托梅苑,盘活村民闲置房屋,改造建成“望梅山居”民宿集群,子午梅苑景区逐渐形成集“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累计吸引观光游客30万余人。

IMG_256

赛事活动“精彩纷呈”

3月10日,“秦岭春早 遇见‘梅’好”2024秦岭之心·绿都宁陕“春来早”旅游季启动仪式在梅子镇子午梅苑举行,进一步打造“秦岭春早”宁陕春季旅游品牌,激活宁陕春季旅游消费市场。3月26日,宁陕“腊味山珍”烹饪大赛在梅子镇举行,来自各镇的14名选手齐聚一堂,同台竞技秀厨艺,做优做强“宁陕味道”区域公用品牌,深化“宁陕味道”品牌推广。5月7日,“秦岭之心 绿都宁陕”2024年环子午湖自行车赛顺利开赛,赛事终点设在梅子镇子午梅苑游客服务区。梅子镇政府结合职能职责,精心组织志愿服务保障,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服务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切实为赛事增色添彩。

招商引资“落地开工”

通过开展叩门招商活动,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推介18次,2024年成功签约项目2个,落地项目1个,成功引进宁陕县常来常往农业开发公司在安坪村开发酱腌菜生产线项目盘活社区工厂,2024年4月顺利投产。企业生产酸白菜、酸包菜、小咸菜、老咸菜主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销售,具备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其品牌“芳华咸菜”在宁夏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截止目前,带动本地劳动力稳定就业24人,累计发放人员工资40余万元,就近收购农户原料菜品价值约100万元,实现80户群众增收。

产业振兴“特色引领”

因地制宜,认真谋划推动产业振兴。发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能人大户的引领带动作用,精心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人大代表积极协助生凤茶园实施分片管理策略,清明节前集中采收茶叶200斤,实现收益4万元,这是自建园6年以来的首次盈利。同时,南昌村的“女王山”翠香猕猴桃喜获丰收,产量近10万斤,实现产值80万元,带动20余户群众稳定增收。

人居环境“刷新颜值”

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深入开展“三拆三清(建)三提升”和“百日清零”行动,聚焦问题整改、环境督查,坚持开展“逢九必拆”行动。截至目前,完成问题整改43个,整治乱堆乱放和垃圾250余处80余吨,累计拆除乱搭乱建39处,清理小广告30余处,新建停车场、绿地及小微公园3处,寇家湾公厕1座,推动人居环境面貌提档升级,赋能全域向美而行。安坪村荣获“无违建村”称号,先后8次接受市县两级调研及现场观摩。

IMG_256

文化建设“如火如荼”

县域文共体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我镇积极组建镇文体分中心和子中心建设,加快实施镇文化站改造提升项目,5月成功申报陕西省一级乡镇综合文化站。结合“望梅山居”精品民宿推进“秦岭书屋”建设,12月正式揭牌并投运启动。书屋收纳文学、哲学、经济等各类图书1200余册,内设阅读交流、休闲互动区,配备电脑、投影仪、卡座等基础设施,同时提供茶水、咖啡服务,阅览环境温馨舒适,兼具艺术气息和人文特色,能同时满足30余人阅览。自建成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弘扬传统展风采•踏青咏梅诵经典”“文化特派员送书画”“读书分享会”等活动8次。

全域花谷“稳步推进”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统筹经济成本与景观效果,严格挑选月季、海棠花、茶花等9种3000余株适应性强、花期长的花卉,根据花的大小、颜色、生长周期在集镇安置点、道路两侧、桥梁便道等人口密集区域,巧妙设计 、精心布局摆放。同时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发动群众种植花卉盆栽100余盆,为镇域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线。结合地理位置与风格布局,精心打造“网红”打卡点,建成风景廊道3条、环子午湖观景平台5处、拍照打卡点10处。

党建引领“蓄势赋能”

组织共建强堡垒。加强村党支部与帮扶单位党组织的联合共建,召开4次党建工作座谈会。年初顺利完成村(社区)优化调整,改造提升村级活动场所1个,培养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5人,接受入党积极分子9人,发展党员2名,不断给党组织注入新活力。人才共育添动能。联合村“两委”先后组织50余名群众赴紫阳、平利、留坝等地学习考察民宿发展、猕猴桃科管,邀请农技特派员到村指导产业、鼓励“土专家”参加培训。产品共销促增收。驻村第一书记采取“帮扶干部推介+体验+回购”模式,累计帮销茶业、猕猴桃7万余元,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朱晗姿)

责编:张颖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