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巴县兴隆镇在学用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以“小设施”撬动“大民生”,通过持续配备环卫设施,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为和美乡村建设兴注入“颜值”新动能。
在兴隆镇茅坪村文化健身广场的垃圾投放点,刚忙完《兴隆镇垃圾清运办法》广播宣传工作的镇环卫站工作人员一边向村民讲解垃圾投放分类方法,一边强调垃圾集中处理的重大意义,村民魏大姐一边将厨余垃圾精准投入垃圾桶,一边说:“以前垃圾随手扔,现在家门口就有垃圾投放桶,环境卫生干净多了!” 据了解,近年来,兴隆镇不断优化布局垃圾投放点,先后覆盖了所有村(社区)组主干道及移民搬迁点集中居住区,同步增设垃圾桶、吸粪清运车等设施,从源头破解垃圾处理难题。
为提升垃圾转运效率,兴隆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配备了新式垃圾车和电动保洁车,并进一步完善 “户分类 、村收集 、镇转运” 三级处理体系。据兴隆镇环卫站工作人员说:“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垃圾转运频次加快,转运能力提升近 2 倍,有效避免了垃圾堆积现象,做到了转运及时,日产日清。”
在垃圾清运设施建设 “硬实力” 升级的同时,兴隆镇同步加强了环卫工作队伍建设,在镇干部中,挑选作风硬、能力强的退役军人充实镇级环卫站管理队伍,选优配强各村(社区)环卫保洁员,不断提升管理队伍“软实力”。同时,建立村规民约管理和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修订 “红黑榜” 评比考核机制,壮大环卫保洁“志愿服务”队伍,每月对各村(社区)环卫设施维护、垃圾分类成效进行评比公示;组建由党员、乡贤、志愿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构成的 “环卫督导队”,开展 “敲门行动” 宣传环保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共建活动。
在兴隆镇茅坪村卫生室旁边,正在组织村民接收新式吸粪车的茅坪村党支部书记粟榜恩说:“我村坚持在村规民约中,把垃圾处理纳入卫生“流动红旗”和“积分制”管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监督环境问题“积分”可兑换粮油等生活用品,目前已有 300 余户参与。”
如今的镇巴县兴隆镇,一面面青瓦白墙映衬着整洁巷道,新添置的景观花箱与分类垃圾桶相映成趣。该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全镇将进一步探索“智慧环卫”系统,通过大数据设备实时监测垃圾投放情况和垃圾存量,推动环卫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迈进,让乡村振兴的 “面子” 更靓、“里子” 更实。(段明才)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