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宁陕县江口回族镇:江口的夜色 烟火熏得人陶醉

江口的清晨,宁静中带有活力。

江口的正午,活力中充满烟火。

江口的夜色,烟火中使人陶醉。

作为宁陕县第二大镇的江口回族镇,位于秦岭南麓,坐落在旬河与江河交汇处,夹在广货街镇与金川镇之间,是连接北部三镇的中心枢纽,古称东江口,也是秦岭深处少有的各族群众互嵌式聚居地。这里既有山峦叠嶂的险峻,也有乡野诗意的静谧,这里有革命先烈的悲壮故事,也有盐商驿站的励志传奇,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民族美食,也有很多的非遗文化,跨越千年的子午古道与210国道相互交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特色,形成了多元化的多彩江口文化。

IMG_256

而饮食文化恰恰最能代表魅力回乡的特点,特别是夜色下的烧烤更是令人拍手称赞。近年来,随着旅游集市的开辟,本地时令蔬菜,以及特色小吃豆干牛肉干,土特产香菇木耳等汇集于此叫卖,为小镇增添了浓浓的烟火气,一到夜幕降临的时候,这种烟火气就更浓了,铁架支棱起的烤炉被炭火烤的通红,塑料凳面在路灯下泛着暖光,孜然与炭火交织的香气如同无形的丝线,缠绕着每个路过的人,烧烤的香气更是弥漫着整个小镇,熏得人陶醉其中,引着他们往里钻。

从永安大桥顺左边往北走,便进入到了集镇,可以看见各种餐饮小店一字排开,一家挨着一家,五点往后,带着彩灯的广告牌相继亮起,五颜六色的光照在街道上,映衬在旬河与江河的交汇处波光粼粼,江口的夜市便开启了,三五结伴的人们也开始寻觅着吃饭的去处,夏日里烧烤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IMG_256

烤肉摊前,技艺娴熟的小伙子,带着白手套将铁签子拍得“砰砰”直响,大把大把肥瘦相间的牛羊肉在他们的手中来回翻转,像是玩着玩具在炭火炉上烤的滋啦冒油,慢慢的肉色由粉转褐,油脂冒出滴进炭灰里炸开细小的星子,混着辣椒粉和孜然粉的辛香直往人鼻腔里钻。“老板再来十串肥的!”“再加五个鸡翅!”“把烤肉拿去热一下!”此起彼伏的喊叫声里,烤肉师傅的手几乎停不下来。而吃饭的人们,手嘴也不闲着,一边剥着蒜头,一手拿着烤肉,二者就着直往嘴里塞,简直是绝配,也有稍微讲究一点的人,会拿着卫生纸擦拭一下烤签的顶部,再横着签子往嘴里撸,总之一个字,就是香。

来此的食客们亦或是当地的熟面孔,亦或是邻镇的老乡们,也或是从西安和远处来旅游的游客,大家操着带乡音的话语,夹杂着普通话,吃着烤肉聊着天,聊最近发生的事情,谈外出打工的见闻,议论着新闻热点,说家长里短,小孩子们举着油乎乎的肉串嬉戏追逐,相互打闹笑声不断,啤酒瓶碰撞声、烤肉师傅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混成一片,连空气都跟着发烫。

其实说烤肉也并非烤的全是肉,它只是我们常说的烧烤的约定俗成的另一种说法,其实像除了牛肉,羊肉,鱼肉,鸡肉等传统肉类食材外,很多素食类的食材皆可烤,像土豆,韭菜,辣椒,茄子,鱼豆腐,面筋,白饼等也很常见,特别是烤饼,是很多人的最爱,面饼压上去,用小刀划上几刀,再刷层清亮的清油,架在烤炉上,慢慢翻烤,等两面烤得金黄酥脆,再撒些调料面,食用时再夹上两串滋滋冒油的烤肉,咬下去时,面饼的焦香、羊肉的鲜嫩、香料的浓烈在舌尖轰然绽放,再配一口冰镇的啤酒和汽水,令人回味无穷。

IMG_256

人们在这里吃着笑着说着,忘记一天的烦恼和疲惫,尽情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远处,三烈士纪念陵园的轮廓隐在夜色里,与眼前这热气腾腾的烟火气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又焕发着鲜活的生机。

直到月至中天,炭火渐熄,江口回族镇的夜市才慢慢归于平静,但烤肉的香气仍在街巷里徘徊,大家只有在收拾摊位的声响中慢慢散去,相互告别中又迫不及待的期望着下一个暮色到来再聚的时刻。(李鹏)

 

责编:张颖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