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镇巴县仁村镇,绿意盎然,药香四溢。走进庄房村勇超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黄精种植基地里,合作社负责人赵勇带领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采挖着“地下金疙瘩”——黄精。历经四年生长,承载着乡村振兴希望的100多亩黄精,迎来丰收时刻,不仅让当地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更为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林下生金,生态育珍品。镇巴县仁村镇地处巴山腹地,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黄精,作为药食同源的佳品,因其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等功效,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下,勇超合作社累计流转土地、林地100余亩,大力发展黄精仿野生种植,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构建“林药共生”种植体系,既保证了药材的品质,又高效利用林地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采挖增收,务工稳民生。随着采挖季节的到来,黄精种植基地变成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战场”。每天清晨,村民们便早早来到基地,带上水杯,手持锄头,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当中。从采挖、清理泥土到分拣装袋,大家分工明确,现场一片繁忙有序景象。“以前农闲的时候只能在家待着,没啥收入。现在村里发展了黄精等中药材种植产业,我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村民郝光瑞一边熟练地采挖着黄精,一边高兴地说道。据了解,黄精种植基地从种植、除草、施肥到采挖,各个环节都需要用工,一年到头都能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此次采挖吸引了20余名村民前来务工,从月初忙到了月底,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2000元,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产销连通,衔接致富路。为了让优质的黄精走出大山,卖上好价钱,当地政府与合作社负责人一起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提前联系好收购商,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采挖来的黄精经过初步处理后,将被销往全国各地,成为药企、保健品厂商的抢手货,还会被端上餐桌,加工成“黄精炖土鸡”等特色美食,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黄精鲜货收购价达每吨1.1万元,基地100亩种植区预计采收鲜黄精500余吨,总产值将突破55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赵勇介绍道。通过产销对接,黄精产业实现了从种植、采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下一步,镇巴县仁村镇将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以天麻为主,黄精、石菖蒲为辅,连翘、淫羊藿等特色中药材多点布局的中药材产业格局,充分发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让中药材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徐晨晨)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