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荡秋千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十分喜爱的一种汉族民间习俗。据说,荡秋千起初是一种女子的游戏,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描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后来成为男女皆宜的游戏,南北朝时就已流行,唐代以来,更为盛行,古代清明节也有称“秋千节”。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的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
陕西省华阴市司家村清明节秋千古会约创始于清咸丰年间,至今有200多年历史。该村旧时是扼守潼关军事要塞的一处驻地。据传当时驻守在此地的一位军官受到清明节秋千活动的启发,将此活动作为士兵健身、娱乐的项目就此传承下来。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大办一次较有规模的“秋千会”,品类也日益丰富,竞技性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家村秋千古会种类越来越多。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会期三到七天,清明节为正会日。古会期间有秧歌、杂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助兴,还有各种地方特色小吃。打秋、观秋者如潮,热闹非凡。
在秋千古会上,每种秋千四周都围满了半大的孩子,快乐的尖叫着;架下的青年也摩拳擦掌;年长者则手抚银髯,含笑观望。胆子大的青年手抓绳索,双脚一蹬,身轻如燕,肆意飞翔,让幸福的光彩随着秋千轻舞飞扬!
华阴司家秋千古会是当今存世不多的民族文化瑰宝,还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黄河金三角”一带农村文化生活的亮点。(供稿:华阴公路段)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