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鲁桥镇桥头村地理位置优越,三方路、鲁桥街道穿行而过。今年该村被县上确定为乡村振兴第二批示范村后,我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立足桥头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全面实施村落基础设施升等改造和农民增收创收,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创新治理好环境
为延伸基层社会治理的触角,三原县鲁桥镇将社会治理的理念与“三个年”活动、“五新五创”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使“五新五创”实践活动成为党员干部群众学政策、悟思想、解难题的主要途径,促进了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的改革。桥头村充分利用党群为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村级综治中心、警务室、村级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已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类社会治理事件60余件,从村巷上不亮的路灯到天然气入村入户安装再到婚姻家庭、邻里间矛盾纠纷的化解……一件件切实涉及群众利益的难题得到合理解决,在桥头村形成了“小事不出村”的新风尚。
为更好展现桥头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按照“整镇过硬 整县提升”工作要求,投资30余万元新建党员活动室一间,增设两间办公室,对村委会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并美化活动阵地300余平方米,规范落实了“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制度,形成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
紧盯乡风文明,做好社会治理。定期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公婆、“三好五美”示范户、“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形成了广大群众守孝道、睦邻里、讲卫生、重公益的良好德行,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制定完善了《桥头村村规民约》,成立了桥头村红白理事会,健全理事会组织、制定工作章程,明确办事标准,同时组建村级治安联防巡逻队,将文明村创建活动与平安村庄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发挥村级治安巡逻队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作用,营造稳定良好、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在产业方面,鼓励村民发展种植大棚蔬菜、红薯粉条加工等,不断拓宽桥头增收致富门路。目前全村大棚种植户400余户,3家粉条加工厂,年加工红薯300余吨。蔬菜包装的发泡网生产制造、联航机械加工厂,启航机械加工厂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就近就业问题,同时不断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的原则,该村主要街道道路、清洁能源、弱点管线、公厕及停车等进行提升改造。完成桥头村400余户群众煤改气,对清惠渠桥头渠道全段覆盖绿化,完成投资100余万元完成西区桥头段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下水渠道安装950米,花岗岩道沿铺设2000米,维护安装各户下水管道180户,砖砌下水井及硬挨井盖15座。定期开展“三堆六乱”环境治理,村组干部带头,发动群众对自家房前屋后垃圾进行彻底清理,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
下一步,三原县鲁桥镇桥头村将继续树立乡村法治思维,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以增加人民群众收入为目标,立足村域特点,不断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不断促进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宜居宜业的新农村结合体。(党可民)
责编:朱刚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