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汉阴县涧池镇:“链”出来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一域活水兴产业,振兴之风遍地吹”。走进汉阴县涧池镇洞河流域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安康市最大的陆基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映入眼帘,一个个高密度鱼池鳞次栉比,波光粼粼的水面在夏日骄阳的映衬下尽显一片生机;500余亩生态蔬菜大棚沿河而建、整齐排列,农业强、产业兴、人才旺,一副乡村振兴秀美画卷正在汉阴县涧池镇徐徐展开。

近年来,涧池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依托洞河流域优势资源,持续深化“三联”工作机制,以“红色引擎”驱动产业“链”式发展,洞河流域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

建在链上的“红色堡垒”。

汉阴县涧池镇党委坚持“党建驱动”,以产业化、集群化为导向,以军坝村党总支部为主体,以路基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为主导,联合周边5个水产养殖重点村党支部共同成立了水产养殖产业链党委,积极推进理论联学、活动联办、发展联动、品牌联创,有效整合资源、化零为整,凝聚了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系统推进的最大合力。

“以前,我们的水产养殖产业多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水产销售渠道不畅通、固定消费市场不稳定,呈现零散化、碎片化,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涧池镇军坝村党总支书记刘光兴感慨道,“现在通过成立水产养殖产业链党委,把优质资源、高素质人才等整合起来,实行鱼苗统一供应、技术统一指导、水产统一销售,彻底把水产养殖产业盘活了”。

聚在链上的“先锋模范”。

“高密度养殖要采取精养模式,流水、控温、增氧、投喂都要精细化控制,夏季温度最好控制在15-30度,饲料要采用颗粒料……”,走进军坝村陆基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该镇水产养殖人才站技术顾问、渔业协会会长陈小松正在进行水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

陈小松是当地水产养殖党员大户,也是一名水产养殖技术专家人才。“我们通过水产养殖实用及时的培训、普及及应用,实现了高密度养殖增产增量,像我们基地内的直径10米的高密度鱼池每个年产量可达5000斤,高密度养殖前景一片光明”,陈小松信心满满的介绍道。

近年来,涧池镇党委积极探索人才振兴与乡村振兴双向良性互动,广泛吸纳党员致富能手、生态(种)养殖大户以及产业技术人才等“领头雁”实行“人才链+产业链”发展模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

嵌在链上的“优质资源”。

汉阴县涧池镇依托“三联”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村村联”“村企联”,盘活域内现有库区资源,实现了水产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在军坝村高密度智慧渔业基地示范带动下,我们整合辖区7座水库、225口堰塘、5300余亩水域构建连锁生态养殖区,形成了大水面生态养殖、陆基高密度养殖、稻田鱼虾养殖、库塘天然养殖“四养合一”的特色渔业产业”,谈起洞河流域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军坝村党总支第一支部书记邹吉华精神矍铄。

该镇还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两家优质农业开发公司,先后在洞河村、花果村流转土地1400余亩,建成现代农业园区和连栋大棚设施果蔬种植基地,“支部+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吸引陕煤集团、七叶莲公司积极参与“村企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持续深化。

“党建聚合力,发展添动力。汉阴县涧池镇党委将继续围绕月河川道综合示范镇、县域副中心定位,持续深化“三联”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五大振兴”,打出强村富民新的“组合拳””,涧池镇党委书记黄波在畅谈洞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上深有感悟。(王梓坤)

责编:朱刚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