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凤县红花铺镇:建立“1533”机制 推进移风易俗打造乡风文明示范村

近年来,凤县红花铺镇草凉驿村积极呼应群众需求,探索建立“1533”机制,管住了大操大办,约束了人情攀比,减少了铺张浪费,“治”出了文明乡风,“建”成了和美乡村。

IMG_256

搭建“一个”平台,多方联动“抓”共治

搭建“三联三化一平台”百姓说事会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每月10日召开百姓说事会,说乡风文明,评先进典型、议移风易俗,让移风易俗的事大家来商量、共同来办理,召开百姓说事会20期,参与群众60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5个。

加强“五有”建设,移风易俗“立”新规

加强“五有”建设,健全机构,事务有人管。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推选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人士担任理事会职务,明确职责任务,分包管理红白事等。建设礼堂,办事有场所。修建了400平方米的新风礼堂,完善基础设施,配备桌椅板凳和新式厨房灶具,承办民间红白喜事。建立章程,规格有标准。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红白事操办标准》,结合群众诉求制度化提出宴席、礼金、彩礼等一系列民间活动标准,规范办事标准,成立“喜相会”“新风会”等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红白事40余场次,并引导发扬传统美德,邻里互帮互助操办红白事、农活。完善奖惩办法,并给每个村民小组聘请移风易俗监督员,对移风易俗等全程监督,劝导制止不文明行为50余次。

IMG_256

强化“三类”宣传,转变观念“育”新风

依托农民学习会开展集中宣传。宣传移风易俗凤十条、“六倡导六反对”等移风易俗政策规定15场次,引导群众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利用网格微信群等新媒体开展线上宣传。1个村群和9个组群转发弘扬科学精神、时代新风信息200余条,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组织红白理事会开展重点宣传。理事会成员提前介入宣传宣讲移风易俗、简办俭办要求,与事主沟通宴席标准,与司仪沟通加入孝老爱亲等内容,红白事合规办理率超过80%。

IMG_256

突出“三个”结合,常态长效“管”长远

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凝聚共识强约束。将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纳入村规民约,变成全体村民的共识、硬约束。与积分管理相结合,积分引领得实惠。将移风易俗、红白事办理、人居环境整治等纳入积分管理,凭积分可在文明超市兑换领取日常用品,对铺张浪费或不按规定办理的,扣减积分,取消“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资格。与“红黑榜”相结合,双管齐下树新风。将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环境卫生纳入“红黑榜”,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定期张榜公布先进典型和陈规陋习现象,让群众看一看、评一评、议一议,2022年以来,“红黑榜”公示20期,评选“好婆婆”“好媳妇”30位。(供稿:凤县红花铺镇)

责编:刘亚莉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