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柞水县红岩寺镇:百亩荒地变良田

连日来,柞水县红岩寺镇红安村动用两台挖掘机,对撂荒多年的土地进行深挖、平整、填土、维修排水设施,107亩荒地变成了良田,引领群众复耕复种,为粮食持续丰收夯实基础。

村民孙治虎说:“我没有花一分钱,村上出钱出机械,把我5亩撂荒几年的口粮地修整平展,交给我复耕复种,秋收后,准备全部种上油菜。”

近年来,红安村按照“因地制宜、应种尽种”原则,全力推进撂荒地连片整治,着力提高耕地荒地利用率,完善制度和举措,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宣传撂荒地整治政策,对无劳动力的农户,引导土地流转,不断盘活土地资源,让沉睡的撂荒地重新“活”起来,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红安村地处深山、土地贫瘠、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松林茂密,农作物只适合种植土豆和地膜玉米。每到土豆、玉米成熟季节,野猪频繁出没糟蹋庄稼,加上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造成大片田地撂荒。针对这种情况,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联手分析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结构、地质灾害、水资源条件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农作物种植方案,鼓励群众在撂荒地种植油菜、苦荞、黄豆、麻子、红小豆、四季豆等小杂粮作物,这些小杂粮作物具有成本低、投入少、好管理、出售价格高等优势,通过实验种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今年60岁的刘米才,家住杨家沟垴,他的土地在高坡上,种植玉米、土豆被野猪糟蹋,没有办法继续耕种,土地荒芜,在村上的引导下,他将6亩撂荒地全部开挖出来,种上黄豆和红小豆,长势喜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耕地管理和保护,落实‘田长制’,将撂荒地复耕复种和乡村振兴、美丽宜居建设结合起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扎实做好耕地建设,加大荒地治理力度,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基本农田用于粮食生产。”红安村党支部书记任彩琴说。(来源:商洛日报 作者:南晓文)

责编:朱刚

编辑:鄢雨晴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