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略阳县徐家坪镇:“五治”融合推进乡村建设

徐家坪镇位于略阳县城以西18公里,总面积228平方公里,辖14个村、1个社区,常住人口3654户12606人。近年来,徐家坪镇紧盯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围绕“三区”理念,按照“一轴双环三址六园”总体规划,建设“四个之地”,实施“五治”融合,全力推进徐家坪乡村建设。

1

强化学习,政治加力

加强理论学习,略阳县徐家坪镇党委、政府严格执行“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党的建设基本制度。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干部周三学习会、镇村干部例会等,不断强化干部政治理论素养。深化党性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上坪党校、感恩亭、明理馆、自强广场、清风苑等开展“感恩奋进、牢记嘱托”党性和廉政教育,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锤炼党员党性。深入开展“明理·感恩·自强·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持续推进创建。按照市县“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安排,精心指导各党支部对照“五星创建”标准,逐项研判,进行政治“体检”,查找短板弱项,制定提升措施,加强督导检查,推进创建工作。2022年共创建“五星”党支部7个、“双强”党支部1个。

2

多措并举,法治有力

强化阵地建设。按照“四有”标准,规范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戒毒康复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等,为法治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强化宣传教育。每年6月26日世界禁毒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日,镇司法所、综治中心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乱占耕地违法整改、长江十年禁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给群众宣传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常识、“一盔一带”法律规定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今年上半年,累计开展普法宣传6场次,印发宣传资料4000余份。

强化队伍建设。镇村两级均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各村(社区)确定“法律明白人”,组建治安巡逻队,常态化开展巡逻。扎实开展“三官一司”进村(社区)和“千警进万家送法上门”等活动,上门宣传禁种铲毒、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民法典》等法律政策知识。强化社会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禁种铲毒、网络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专项活动。排查整治乱点乱象,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积极开展“十个没有”社区创建,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徐家坪社区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3

弘扬传统,德治聚力

加强文化引领。大力建设乡村文化舞台,设置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规范管理图书室。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各村配备文体器材,组建文艺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新风。培育优良家风,制作家风家训牌匾。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媳”“好公婆”等评选活动,通过评优树模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树立文明博爱、开拓进取、健康向上新风尚。开设道德讲堂。邀请村内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退休老师、退休干部和村民交流好家风,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教育引导村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讲堂”深受群众好评。

建立机制,自治发力

建立健全“一约五会”。各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设立道德评议会、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乡贤文化促进会等“五会”社会组织,深化道德评议、乡贤议事“双评议”活动,开展高额彩礼、薄养厚葬、人情攀比、忤逆不孝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明水坝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坚持开好院坝会议。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常态化召开院坝会,深入群众讲法律讲政策,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改变观念、遵纪守法,积极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徐家坪镇《火热院坝会》,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选中播出,省委书记赵一德对此批示“做得好,要再接再厉,鼓励干部在一线做更多实事”。徐家坪社区居委会获得“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荣誉称号。规范村民议事机制。建立村(居)民代表议事机制,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让群众的事群众自己说了算。

搭建平台,智治助力

规范建设综治中心。徐家坪镇以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楷模为目标,打造集“调度指挥、会商研判、信息处置、网格管理”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综治中心设置了指挥大屏,开发了数字乡村调度平台,该平台主要包含:助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基层高效治理、信息惠民服务三个方面。安装了综治“视联网”系统,实现了调度到村。积极落实技防措施。争取移动公司支持,为全镇1000户农户免费安装监控摄像头,并将监控数据接入数字乡村调度平台。同时,接入集镇及景区“雪亮工程”监控视频92路。扎实推行网格管理。全镇按照镇、村五级体系要求,划分网格136个,配备网格长15名、网格信息员136名。综治中心现已成为平安建设调度、矛盾纠纷视频会商研判等主要场所,有效发挥了基层治理中枢平台作用。

下一步,略阳县徐家坪镇将继续坚持“五治”融合,不断总结乡村治理工作经验,扬长避短,持续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楷模建设不懈努力。(来源:陕西法制网 作者:景刚)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