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博物馆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互鉴,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馆际合作共赢,促进地域文化交流和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19—21日,咸阳博物院院长马社强、副院长刘小莉带领相关业务人员赴杭州开展学习交流。
杭州各大博物馆展览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展品丰富,令人目不暇接……
良渚博物院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考古遗址博物馆。步入良渚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庄重而醒目的一行大字——“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博物院的空间布局精巧,序厅揭开良渚文明神秘面纱,而后几个展厅依时间脉络和主题,用详实的文物和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讲述良渚故事。“水乡泽国”展厅的场景复原,如见5000多年前良渚人的生活环境;“文明圣地”中精美玉器,尤其是玉琮,其复杂纹饰诉说着古人精神信仰与高超技艺,使人对良渚文明充满敬意,也深感文化传承责任重大。良渚文化不仅是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杭州博物馆展览以时间为轴线,以“忆”为主题,“雅”为基调,以白居易《忆江南》为切入点,主题“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追溯杭州五万年人类进化史、八千年文明史、五千年建城史,再现吴越安邦、南宋盛景、人文渊薮的人间天堂。杭州博物馆不光基础展览引人入胜,而且临展也精彩纷呈,特别是今年11月28日开展的“桃花得气美人中–明清江南女子的艺术与生活”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该展是杭州博物馆首个女性主题展,遴选文物及高清图版119件/套,其中二级以上文物46件/套,用多个美轮美奂的柔美场景展现了明清时期江南女性的日常生活、内心状态和她们的故事。天下女子的天然清气和万般深情被绝代风华的柳如是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道尽生机。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展现了浙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遗存和文明印记,展览策划以“思想高度、学术深度、人文温度”为原则,《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用考古成果和文物构建浙江宏大的历史,突出浙江历史的高光亮点,以及稻作、丝绸、瓷器等的起源,体现浙江人文和科技发展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专题陈列从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韵文化、书画文脉和名人文化出发,解码浙江独特的文化基因,特别是宋代书画作品,笔触精妙、意境深远,彰显杭州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通过这些文物,仿佛让人看到不同时代杭州的繁华与变迁。
吴越文化博物馆是依托临安丰富的吴越国考古遗迹和文物资源而筹建,向世人展示了浙地灿烂的吴越国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展览主题为“吴越千秋——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乐土”,以精品文物的组合展示、重点呈现,诠释吴越国在五代十国乱世中对延续中华文明做出的独特贡献,在吴越文化博物馆,众多青铜器、玉器、陶瓷等文物,展现了吴越地区从先秦到明清的发展脉络。吴越时期的精美瓷器,质地细腻、造型优雅,反映当时制瓷工艺的高超,尤其是秘色瓷,吴越钱氏家族墓中的秘色瓷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其收藏秘色瓷数量之多,范围之全面,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位于钱塘江南岸风景秀丽的杭州跨湖桥景区,是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骨器、木器、石器、陶器及动植物遗存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发现了迄今年代最早的漆器和独木舟及相关遗迹,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馆展示设计巧妙,运用场景复原、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如模拟跨湖桥人居住的茅草屋,结合光影音效,让人仿若置身远古。特别是新颖的数字媒体技术、神秘的光影世界、生动的微缩场景、严谨的复原模型、互动体验等展览辅助手段构建起多层级信息解读群,为文化传承与公众教育提供平台,值得深入研究与借鉴,也为我院古渡遗址博物馆的展陈提升带来新的设计灵感。
咸阳博物院在参观学习的同时,分别与良渚博物院、杭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吴越文化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负责人及相关业务人员就展览策划、文物借展、文物保护与修复、学术研讨、社会教育、公众服务、文物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并达成以杭州和咸阳两市地域历史文化交流与推广为愿景,通过资源整合、项目互动、机制探索等形式,推进博物馆之间研究、展示、教育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弘扬两地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提升两地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通过本次学习,咸阳博物院进一步拓展了工作思路,学习了其他博物馆的先进管理、展陈、宣传、研究、教育等工作经验,为推动咸阳博物院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借鉴。(谢 莹)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