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教育旅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家访活动的要求,将教育的温度从校园延伸至家庭,让师爱与关怀浸润每个角落。2024-2025学年第二期家访活动,以“七必进”“六知道”“五落实”“四不准”为准则,架起家校共育的桥梁,书写师者担当与育人使命。
多维聚力 共绘育人同心圆
学校成立以张安平校长为组长的家访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层层落实。班主任牵头,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形成“领导督导+学科协同”的家访矩阵。学期初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入户必访、重点必达”原则,针对“学困生”“留守儿童”“特殊家庭”等群体精准施策。每学期每位教师完成8-10户家访,我们已如期顺利开展了第二期的家访活动。老师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传递温度。
率先垂范 共话教育初心
学校领导率先垂范,秉持教育初心,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张安平校长带领班子成员深入学生家庭,倾听家长心声,交流学生情况,讨论家庭教育,询问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和建议。每一次亲切的交谈,都是政策与民意的对话,皆是管理与温情的交融。校领导的家访,既是一线调研的“显微镜”,更是学校改革的“风向标”。
温情叩门 倾听成长声音
家访,不是简单的“登门拜访”,而是教育智慧的碰撞。教师们认真准备,带着“三份清单”走进家庭:一份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在校点滴;一份家庭教育建议,分享科学育儿经验;一份问题解决方案,直面家长关切。除了文化课老师的深度沟通和精准施策外。我们的音乐老师与家长探讨艺术熏陶的意义,体育教师为体质薄弱学生定制锻炼计划,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家庭网络使用规范……学科特色融入家访细节,让教育更具个性化。
以心换心 收获双向奔赴
家访中,感动的瞬间、惊喜的故事俯拾皆是。发现一个文静姑娘的绘画天赋,班主任立即提供给她展示的空间,担起布置班级艺术展板的重任;数学教师为 “学困生” 家长设计 “每日一题” 互动计划,让亲子共学成为习惯。家长感慨:“老师不仅关注成绩,更懂孩子的内心。” 学生听着老师对他各方面的评价,感慨道:“原来老师记得我每一份努力。”
步履不停 教育向暖而行
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守望,家访则是滋养成长的雨露。以家访为镜,照见师者初心;以家访为舟,载动家校共育的星河。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铸师魂、进万家”活动,让教育之光照亮每个家庭的希望,让师德力量托举每一个生命的成长。 (供稿:延安市新区第二中学)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