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榆林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榆举行,市委书记张晓光出席会议并讲话,清涧县折家坪镇党委书记辛鹏宏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清涧县折家坪镇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个目标,纵深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创新推出“强、引、挖、推”四项举措,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镇集体经济联合总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四位一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目前,24个村集体经济全部清零,总收益119万元,其中超过10万元的3个,5-10万元的4个。
强化保障,增强合力。清涧县折家坪镇压实镇主要领导抓总、班子成员包片、业务骨干包村的政治责任,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夯基蓄能”“搭桥铺路”。发挥帮扶部门作用,强化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保障。重点打造了4个集体经济强村,以“强村带弱村”推动逐步振兴。以解决存量资产闲置和产业效率不高的问题为突破口,认真开展“三资”清查,通过改造、租赁、入股等方式,盘活闲置大棚57座、养殖场12个。
引进龙头,带动特色。先栽梧桐树,再引凤凰来,累计流转土地1.2万亩,全面盘活土地、发展村级产业。引进陕西洛川田野生态养殖公司,建立黑毛土猪养殖基地,今年预计存栏3万头,带动35户养殖户,户均增收5000元;引进陕西黄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酸枣3000余吨,农户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引进山西沃农农业开发公司,发展“渗水地膜穴播种植技术”,带动130户农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
挖潜拓源,助力增收。借助清涧县“粉条之乡”品牌效应,盘活镇内闲置集体窑洞28孔,加工手工粉条,开发“折镇粉匠”好产品,走上“电商经济”快车道;抓住清涧红梅杏获得“国”字号认证契机,将3000亩传统杏树嫁接新品种,进入盛果期后亩均效益增收5000余元,带动9个行政村420个家庭户均增收1.5万元;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培育58名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18个经济合作社、9个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年均创收59万元。
推陈出新,打造品牌。借助陕西首个“盒马县”落户清涧机遇,发展“绿色养殖、山地林果、小杂粮种植、石材加工、粉条加工”五大特色产业。今年计划向“盒马鲜生”超市供应黑毛土猪2万头,实现产值5000万元。同时,镇经济联合总社与北京、西安、延安等地商会达成协议,通过订单农业实现以产定销、以销促产,推动黑毛土猪、红梅杏、小杂粮等农特产品走向市场、走出清涧。
会后,清涧县折家坪镇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借鉴会上乡镇汇报的经验做法,继续守正创新、艰苦奋斗,确保交出一份合格的“以产业促振兴”发展答卷。(供稿:清涧县折家坪镇)
责编:朱刚
编辑:吴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