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四个节气,于每年3月19-22日交节。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春分节气在天文学上有着重要意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前后,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春分节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是春耕最繁忙的时候,越冬作物进入春季快速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春分”是由中国邮政发行的《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的第四枚邮票,发行于2015年2月4日,该套邮票由刘金贵和王虎鸣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
该套邮票采用中国扇面画的排列方式,采取国画小品的绘制形式,笔法轻盈、简洁明快,将艺术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春分”一枚表现出柳树飘絮、绽放春天的好气息,牧童坐于耕牛上的场景。
《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由中央美院教授、实力派画家刘金贵和著名邮票设计师王虎鸣联袂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分四组发行,每组6枚,发行时间分别为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
《二十四节气(一)》于 2015年2月4日发行,邮票围绕春季六个节气的自然现象、农事气象、习俗大观等内容,充分表现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的特征。
《二十四节气》特殊版式小全张将四套24枚邮票形成一个圆,既表达了地球是圆的,四季周而复始、气韵流动的理念,同时也传达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圆满、圆融的概念。 小全张边饰使用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著作中的元素,包含日、月、星斗、算酬、古人描绘的天、地关系图、紫微垣以及古星图等。这些元素描绘了中国古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来确定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邮票中心的圆中将太极、地支、黄道度数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展现,进一步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相互联系,也表达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
藏一角博物馆在2023年将分24期在每个节气当天介绍我国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及有关节气的传统文化。(供稿:安康市藏一角博物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吴帆